6月8日上午,第396期英语角于我馆融·爱空间举行。活动以中英文版《红楼梦》中的《协理宁国府》章节为蓝本展开,围绕故事情节并结合人物角色,引导读者对照中英双语词汇学习翻译表达,立足文本延伸不同学科知识,通过“趣”阅读方式为读者打造端午假期特色文化活动。
故事情节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本期活动选取《红楼梦》中的“名场面”——《协理宁国府》的中英文章节作为“阅读挑战”文本。通过双语阅读,读者了解到王熙凤料理宁国府事务时,巧妙运用“三板斧”化解“五重管理难题”的过程,解锁了凤姐“聪明能干”“果断决绝”的“职场精英”人设,激发读者对原著的阅读兴趣。
趣味游戏是强化知识点记忆的有效途径。原著中,曹雪芹擅长以各色花卉及咏花诗句伏笔人物命运。在“花解语”环节,读者先从人物判词的画作中逆向推导出对应的角色,再结合“宝玉庆生”故事情节中主要角色抽取的花签,识别相应的植物图谱,最后找出含有该种花卉诗句的英语翻译。在参与过程中,读者须充分调动知识储备,比拼眼明手快,才能顺利完成关卡。为加深读者对诗词的理解,馆员现场为读者分析了诗句与角色命运的照应关系。读者在体会中英表达差异的过程中,也对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巧妙的故事构思表示赞叹:“这两幅花卉好相似啊!但我知道梅花的萼片是紧贴花瓣的,所以左图才是梅花,而原著中借用的咏梅诗句‘茅篱竹舍自甘心’正好照应了李纨在经历波折后‘随遇而安,洁身自好’的角色形象。”
分析比照是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方式。小课堂上,馆员将节气民俗与经典阅读相融合,从“花卉结构”和“植物演化”两个方面向读者讲解花朵与人类情感、心理变化的科学联系,再以中英文学中的咏花诗切入,引导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刚刚过去的芒种节气标记着春季的退去。原著中就有红楼儿女在芒种以传统习俗‘饯花宴’‘竹马彩挂’送别春日百花的场景描绘。而无论中西,花卉都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象。” 最后,馆员带领读者诵读中英文经典咏花诗作,让读者们体验多元文化的异彩纷呈。
双语共读《红楼梦》系列活动自举办以来,获得众多英语和经典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和赞赏。未来我馆将持续发挥中外馆藏优势,推出更多不同主题的双语文化活动。

读者参与双语文本阅读挑战

读者参与挑战“花解语”游戏

读者们聆听馆员双语讲解《红楼梦》中的花卉趣识

读者们声情并茂地诵读中英双语诗作

活动接续推出“秦可卿”与“王熙凤”两款《红楼梦》人物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