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以孝廉楷模垂范千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月27日下午,“国粹经典 翰墨流香”《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教育推广活动之“又见宋潮”系列活动,以“定向+趣阅读”的方式带领读者从文学创作、书法成就、文人香事、生平事迹等方面了解黄庭坚。
黄庭坚是宋代诗坛之大家,其诗风格奇崛,追随与效法者众多,开创了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与苏轼并称“苏黄”。读者抽取不同样式扣环组合卡后,赏析黄庭坚的代表诗作,回答相关问题以获取所需扣环,拼成卡片所示的形状,深入浅出地解读黄庭坚诗作中“无意于文,夫无意而意已至”之妙与“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法,完成“戛戛独造”阅读闯关。黄庭坚也是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工行书、草书,书风独树一帜。“慢笔闲书”以辨认诗人行书笔迹和草书对应楷体字的趣味形式,带领读者鉴赏黄庭坚的传世名帖,徜徉在其“船工荡桨”“波曲行进”“擒纵开合”的纵逸笔法中。
“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黄庭坚以爱香闻名,其识香、制香、用香、品香造诣颇高,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咏香的诗文作品与制香之方。读者亲临“涪翁香铺”了解以黄庭坚命名的“黄太史四香”,与馆员扮演的“白晓生”互动,从而获得“钱币”,再用“钱币”在香铺中换取“香料”,复原流传千载的古香方。诗人所在的宋朝是我国香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人爱焚香,通常采用“隔火熏香”的焚香方式。这种方式“自然舒慢,无烟燥气”,香韵悠长,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睐。松香灰、放香炭、将香灰压成山形……活动现场,读者亲身体验“隔火熏香”,在繁琐考究的焚香步骤中了解香器的种类与使用方法,品味宋人焚香之雅。
纵观黄庭坚一生,他为官清正,却身陷政治漩涡,升沉荣辱身不由己;他事母至孝,“涤亲溺器”的孝行载入《二十四孝》,广为流传;他淡泊名利,心怀江湖之思,渴望归隐山林。微课堂上,读者结合馆员讲解和人物关系思维导图,进一步了解黄庭坚的人生经历,感悟其独特的人格理想与人生境界。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昌盛、艺术最繁荣、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以典籍传承的方式保存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又见宋潮”系列活动以新潮趣味的游戏形式,激发读者阅读传统文化典籍的积极性,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白晓生”广发“寻香帖”,与读者进行互动

读者认真阅读,完成“戛戛独造”环节闯关

读者参与“慢笔闲书”阅读闯关

读者体验“隔火熏香”

“山谷道人”微课堂上,馆员讲述黄庭坚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