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如果让您尝试失去一分钟听觉,您能想象接下来会遭遇怎样的困窘吗?
2017年3月3日是第18个全国“爱耳日”。为帮助更多听障人士更好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公众爱耳护耳意识,普及防聋治聋知识,促进残健共融,“爱耳日”当天,由我馆和广东省聋人协会主办、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指导的“3.3爱耳日”护耳知识讲座暨听障体验活动在我馆隆重举行。近百位听障人士和普通读者报名参加了此次专题活动。
我国残疾人群8502万,其中听力残疾人群2054万,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3个聋儿,每年有3万以上患有耳聋残疾的宝宝出生,防聋治聋工作,尤为艰巨。讲座主讲人胡丽老师除了介绍国内耳聋现状、聋人面临的困境外,还介绍了耳聋的致病因素,尤其是参与者普遍表示关心的遗传因素,提高了公众对听力残疾的认知。
此次活动提供了残健共融、平等交流的平台,安排了聋儿才艺表演环节,让聋儿自信大胆展现自我风采,在场观众纷纷为之喝彩。同时,活动现场还设有爱耳护耳专题片播映、专家义诊等环节,并精心策划了听障体验活动。体验者带上隔音耳罩,在耳聋模拟情景中,进行“你比我猜”猜词语、“手语传递”猜句子、“心灵手巧”学折纸等游戏,体验听障困境。体验者表示:“一件习以为常的小事情、一次原本可以简单应付的日常交流,没想到在耳聋模拟情景中变得如此困难,突然感到很无助,我们应该给予听障人士更多的关怀与帮助。”

讲座配有手语同步翻译,方便现场听障人士

才艺表演环节,聋儿自信大胆展现自我风采

专家义诊

戴上隔音耳罩 “传递”,一句话变得困难重重

无声交流下,教搭档完成折纸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