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南粤起 爨宝天下传 ——“秦咢生、周树坚门下《爨宝子碑》艺术展”在我馆展出

作者:钟润华 来稿:办公室 摄影者:梁卓华 编辑:何蕾 发布时间:2016-09-02 阅读数: 

8月18日至28日,由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广州市海珠区文学艺术联合会、广东省万威达教育集团联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共同主办的“秦咢生、周树坚门下《爨宝子碑》艺术展”在我馆展出。本次展览是国内首个以爨宝子碑体为主题的展览,共展出秦咢生和周树坚两位书法名家及其门下弟子《爨宝子碑》书风的书法及篆刻、壶刻等作品100余幅,旨在展现自秦公以来各门下弟子对爨体继承、发扬和教学的成果,使爨体书风能为更多的社会大众所认识接受,得到更好的传承。

《爨宝子碑》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公元405年立,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出土于云南曲靖。在书法史上《爨宝子碑》与《爨龙颜碑》并称为“二爨”。《爨宝子碑》用笔以方为主,亦楷亦隶,圭角展露而又圆润含蓄,刚健雄强;结构参差错落,任意率真;章法字字呼应,浑然天成。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誉其为“朴厚古茂,奇姿百出……端朴若古佛之容”,被称为“南碑瑰宝”,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南粤金石书法大家秦咢生、周树坚师徒几代人,孜孜不倦地发扬素有“真书鼻祖”、“隶楷极则”之誉的《爨宝子碑》书风,取得赫赫成就,驰名海内。秦咢生(1900—1990),字古循,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分会主席等。周树坚,号嘉木堂,师从秦咢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兼篆刻委员会主任,爨宝子作品《毛主席赠柳亚子七律》收藏在人民大会堂。周树坚先生近年把爨宝子体推陈出新,以《爨宝子碑》的笔画形态为基础,借用《嵩高灵庙碑》结构的大胆跳跃参差,再结合《好大王碑》的强烈大小对比,追求跌宕生姿、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此次展览也是周树坚先生近年探索成果的一次全新亮相,具有极高的欣赏学习价值。其余参展人员包括秦咢生后人及周树坚门下弟子,其中《秦咢生<论爨十首>》组诗、《秦门篆刻十屏》、砖刻、壶刻、匾刻等皆是展览中的精品。

8月18日,展览在周树坚先生激动人心的演讲中开幕,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参展观众络绎不绝,人们在悠扬的古琴声与馥郁的香气中细细感受展品中蕴藏的意味。此外,为了更直观地展现爨体书风,周树坚先生于8月27日现场参与书法、熏香、赏琴等各类互动活动,使读者们对爨宝子碑体和南粤书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秦咢生作品

 

周树坚作品

 

画家现场创作《鱼乐图》

 

琴道表演

 

茶道表演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