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恰逢“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十周年之际,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联同山西、安徽、广东、四川省图书馆(省古籍保护中心),共同开展全国性古籍保护公益活动——“中华古籍保护志愿服务宣传推广活动”,以期通过发动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各地古籍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今年6月,经过认真严格的筛选,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从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录取了39名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培训,他们初步掌握了全国古籍普查平台的操作和古籍著录的一般流程,以及翻阅古籍的各种注意事项。
7月23日至8月19日,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特邀的4位辅导老师及省中心副秘书长林锐带队,志愿者们分编为8个小组,分别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兴宁市图书馆、蕉岭县图书馆、梅州市剑英图书馆、五华县图书馆、阳江市图书馆、东莞图书馆、中山市中山图书馆和中国客家博物馆等12个服务单位,实地考察古籍存藏情况。根据基层需要进行古籍整理、编目、古籍数字化、古籍保护宣传等工作,在第一线体验增进对古籍保护事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
活动期间,同学们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各单位高度评价。他们放弃假期,深入基层,第一次在书库中进行清点核查,第一次独立利用各种工具书、书影数据判断古籍的版本年代,第一次为古籍进行编目登记,第一次拍出符合要求的书影,第一次在古籍普查平台完成数据审核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来自不同高校的志愿者们亲手翻阅了各种各样的刻本、稿本、抄本、石印本、活字本,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工作中协作互动,在生活中互相照应,不仅增进了学问,彼此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纵有不舍,时间永不停步。活动虽然结束,但青春的力量在琳琅典籍之中闪耀的光芒,却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新一代古籍守护者的迅速成长。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中有人会成为古籍专业工作者,也有人可能从事其他行业。但无论身在何方,相信他们都会记得这个夏天的经历,记得书库中芸香草和樟木柜的味道,记得轻抚古籍时的触感,成为古籍保护事业的支持者和宣传者,共同守护传承中华文化。

古籍普查

核查书库

拍摄书影

书影集萃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