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三行图片文献展”在香港中央图书馆隆重举行

作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特藏部 张淑琼 发布时间:2013-1-31 阅读数: 

为庆贺我馆成立100周年、香港公共图书馆成立50周年,我馆联合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公共图书馆、香港艺术馆和广州荔湾区档案馆,共同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馆举办“广州十三行图片文献展”,并于1月8日下午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香港民政事务局许晓晖副局长、香港公共图书馆咨询委员会梁智仁主席、香港中央图书馆刘淑芬总馆长和我馆倪俊明副馆长等出席了仪式。
旧广州十三行又名“洋十三行”,是执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清政府曾特许经营的唯一对外通商口岸。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至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其外贸特权被取消期间,十三行行商一直独揽中西海上贸易,成为中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如今,对十三行的研究也成为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国际学术研究课题,吸引着众多学者和有关人士的关注。“广州十三行图片文献展”主要通过历史图片和地方文献等珍贵资料,向大家展示真实的十三行。展览最初于2010年12月在我馆展出,后又在澳门大学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地举办,反响热烈,此次进驻香港中央图书馆,将对进一步促进粤港澳三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起到积极作用。
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粤港两地收藏的十三行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为主,系统地反映十三行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第二部分以我馆珍藏的26种广东地方文献为主,展示明清时期岭南文化的整体风貌。两部分相辅相成,全面展示十三行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意义。图片展板、文献实物、多媒体触摸屏展示和举办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展览方式,也为参观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观及互动体验。对于香港市民来说,透过此次展览,既可重温昔日广州十三行的辉煌,又可以加深对广东外贸历史和岭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提升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新华社、中新社、香港凤凰卫视、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明报周刊》和《中国文化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都对本次展览进行了报道。

香港民政事务局许晓晖副局长致辞(台上主礼嘉宾从左往右依次为香港中央图书馆刘淑芬总馆长、我馆倪俊明副馆长、香港公共图书馆咨询委员会梁智仁主席)

我馆倪俊明副馆长致辞

我馆倪俊明副馆长向嘉宾介绍我馆馆藏广州十三行相关文献

嘉宾参观展览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