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粤港澳地区图书馆建设与创新服务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

作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中心图书馆委员会 伍清霞 发布时间:2013-1-18 阅读数: 

12月18日,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东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承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香港公共图书馆、澳门中央图书馆协办的“第二届粤港澳地区图书馆建设与创新服务高峰论坛”会议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召开。本次会议是粤港澳文化合作交流的重要成果,以增进粤港澳三地图书馆同仁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进一步推进三地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目标,同时也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百年馆庆的重要内容之一。
会议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毛凌文主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刘洪辉、香港中央图书馆总馆长刘淑芬、澳门中央图书馆馆长伍家骏及广东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巡视员杜佐祥相继发表致辞。杜佐祥巡视员在讲话中简单回顾了粤港澳三地近二十年的文化交流活动,充分肯定了大家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他认为,借助本次高峰论坛,粤港澳三地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们得以汇聚一堂交流探讨,将会促进三地图书馆服务和资源更科学、更有效地整合,以新理念、新技术推动三地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发展。
会议以专家主旨发言结合现场提问方式进行,来自粤、港、澳三地图书馆界的七位专家分别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阅读推广、图书馆发展、创新管理模式、特色数据库建设、图书馆协调、图书馆建设等不同角度,介绍了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图书馆在建设与服务方面的创新举措及经验。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莫少强的报告以“珠江三角洲区域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建共享”为题,他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图书馆创建数字图书馆联盟、参考咨询联盟、网络学习中心等八个方面介绍了珠三角区域图书馆共享协作的进展和经验,指出互补、联动和协作的联盟发展方式对图书馆事业的巨大促进作用。深圳图书馆研究馆员吴晞则从公共图书馆的定义和职能出发,讲述“现代文明、公民阅读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关系,认为公共图书馆是现代社会的直接产物,是现代社会民主、民权、平等、公正和公民社会的象征,将对消除“数字鸿沟”、建设“和谐社会”起到重要作用。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以广州市图书馆及各区图书馆为例,作了题为“机遇与挑战—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与前瞻”的发言,提出体制问题是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我们应该积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促进发展。
香港公共图书馆总馆长李颖梅以“新世代公共图书馆”为题,分析了香港公共图书馆近几年的使用情况,提出了“集中人力资源提供核心服务”的创新管理模式。香港岭南大学图书馆主任张思蕾通过实例讲解,作了“由建设岭南档案馆重构岭南大学历史:香港岭南大学邝森活图书馆的经验”的发言,介绍了岭南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主任马辉洪则以香港图书馆协会为例,讲解了“国际化与区域协作关系”。
澳门中央图书馆顾问、高级技术员邓美莲在题为“公共图书馆建设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图书馆建设规划之前需要考虑和注意的事项,包括建筑资讯资料收集分析、图书馆选址、建筑规模设计、空间布局与城市规划的契合等,为某些准备新建或改扩建馆舍的与会代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与会代表对专家们的报告反应热烈,并就珠三角数字图书馆联盟如何惠及非珠三角地区、香港和澳门图书馆的管理和创新服务、公共图书馆公正公平的普世价值、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等问题与专家进行了互动和探讨。

1,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毛凌文副馆长主持会议

2,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刘洪辉馆长致辞

3,香港中央图书馆总馆长刘淑芬女士致辞

4,澳门中央图书馆馆长伍家骏先生致辞

5、广东省文化厅杜佐祥巡视员致辞

6,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莫少强先生主旨发言

7,香港公共图书馆李颖梅总馆长主旨发言

8,深圳图书馆吴晞研究馆员主旨发言

9,香港岭南大学图书馆张思蕾女士主旨发言

10,澳门中央图书馆邓美莲女士主旨发言

11,广州图书馆方家忠馆长主旨发言

12,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马辉洪先生发言

13,与会代表提问 (1)

14,与会代表提问 (2)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