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友谊 展望未来 --“爱丽舍条约50周年--德法友谊50年展”开幕

作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外文部·张琳 发布时间:2013-2-7 阅读数: 

1月20日,由我馆与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和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联合主办的“爱丽舍条约50周年——德法友谊50年展”开幕式在我馆展览厅隆重举行。德国驻广州副总领事寇文刚先生(mr. wolfgang kessler)、新闻领事薄琳女士(ms.katrin buchta)、文化官员范灵珊女士(ms.lisa faist)、法国驻广州总领事白屿淞先生(mr bruno bisson)、文化专员刘佩华女士(ms. pascale vacher)、我馆馆长刘洪辉等领导、嘉宾,以及我馆员工、读者约一百人出席了开幕仪式。
1963年1月22日,戴高乐总统和阿登纳总理签署《爱丽舍条约》,使本是“世仇”的德法两国成功“联姻”,加强了两国在外交、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有力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时隔50年举办这次展览,既是对德法50年友谊发展的纪念和见证,也是表达对两位已逝首脑的敬意和谢意。
我馆刘洪辉馆长致开幕辞,他指出,《爱丽舍条约》制定了德法两国的沟通交流机制,为德法友谊的建立和欧洲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基础,两国为实现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也值得世界各国借鉴学习。法国驻广州总领事白屿淞先生、德国驻广州副总领事寇文刚先生也分别发表讲话,白屿淞先生回顾了《爱丽舍条约》签订的时代背景,表达了对两国友谊和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寇文刚先生则对我馆为本次展览提供的积极、热情的帮助表达了由衷感谢。
展览由三个部分组成,展览一“德法半个世纪的友谊与合作”,描述德法在《爱丽舍条约》基础上的和解与合作,展出作品26幅;展览二“德法漫画展”,回顾德法关系的历史,通过21幅德法漫画家的讽刺画,充满幽默感地描述两国关系;展览三“梅纳村:一个普罗旺斯村庄的肖像和罗腾堡:一个德意志小镇的肖像”,展出由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自由摄影师杨和平提供的29幅摄影作品,反映德国和法国的风景、风土人情,从照片反映出德国、法国两国文化差异和共同点。所有展品均为首次与省内观众见面,共同描述德法两国的历史关系和未来将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月3日。

?

?

1.开幕式现场

?

?

2.刘洪辉馆长致辞

?

?

3.法国驻广州总领事白屿淞先生致辞

?

?

4.德国驻广州副总领事寇文刚先生致辞

?

?

5.现场小型音乐会

?

?

6.读者参观展览

?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