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启新知,“活水”润今朝
——“又见宋潮”之走近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

作者:张倩妍   来稿:图书借阅部  摄影者:张倩妍、谭翔尹    发布时间:2025-07-14  阅读数:20次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用“格物致知”“理一分殊”构建起东方哲学新高峰,其思想的光芒穿越八百年时空,在今天依然闪耀。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月25日,“又见宋潮”系列活动以“趣味阅读+互动闯关”的形式,通过“理学寻踪”“践履传理”“理蕴四书”等环节,与读者一起走近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品其思想精髓,探其传奇人生,汲取滋养当代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

“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命题、“格物致知”的实践智慧,至今仍在叩击现代人的心门。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孔孟的儒家思想,融合周敦颐“宇宙生成论”、张载“气本论”、二程“理本论”,提出“理气论”“格物致知论”“心性论”,通过将儒学哲学化完成对传统儒学的解释和重构,构建起以“理”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理学寻踪”环节带领读者了解朱熹理学的核心思想及其海外传播等知识,通过完成理学关键词和概念解释的配对挑战,理解朱熹“理一分殊,月印万川”的宇宙观和人生智慧。

朱熹是伟大的教育家,专事讲学和著述四十多年。他以书院为阵地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创建了以理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践履传理”环节让读者化身“访学人”,以朱熹在办学、教学、讲学等方面的实践为线索探访宋代书院,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教育箴言中探寻教育家朱熹躬行践履的授业之道。

《四书章句集注》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之作,被元、明、清三代定为科举标准。朱熹系统整合《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章句”分章析句重构文本逻辑,以“集注”融汇程颐等诸家学说,构建以“天理”为核心的理学体系。“理蕴四书”环节提取章句和集注中的经典内容,搭建四书擂台,让读者在完成知识卡片与原文对应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四书》的要义和朱熹理学思想的精髓。

从福建尤溪的“沙洲画卦”神童,到白鹿洞书院的教育改革家;从注解《四书》的经学大师,到提出“月映万川”的哲学家;出世寄情山水,入世则心系苍生……他是哲学家、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诗人。微课堂从朱熹的多重身份入手,讲述他不断求索、成就卓越的一生。

朱熹的思想精华并未蒙尘,其“循序渐进”的治学之道与汲古开新的传承精神,在今天尤其可贵。恰如诗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又见宋潮”系列活动正是致力于挖掘传统智慧的当代价值,让经典真正成为人人可汲的“活水”。

读者完成理学关键词和概念解释的配对挑战

读者化身“访学人”探访宋代书院

“四书擂台”带领读者品读《四书章句集注》

亲子读者共同研读知识手册

“朱子百答”微课堂讲述朱熹的多面人生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