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开《城堡》之门,探寻卡夫卡文学的荒诞与哲思
——第95期德语角活动小记

作者:沈璇  来稿:图书借阅部   摄影者:马杰    发布时间:2025-07-14  阅读数:27次 

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弗朗茨·卡夫卡的文学作品始终散发着独特而神秘的光芒。5月25日下午,“德语角”举办卡夫卡文学赏析主题活动,邀请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徐爽,聚焦卡夫卡的经典之作《城堡》Das Schloss,为文学爱好者拆解这部充满迷宫般叙事的经典之作,探寻卡夫卡笔下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时代投影。

卡夫卡凭借非凡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充满荒诞色彩的叙事世界,其作品蕴含的深邃哲学思考与犀利现实批判发人深省。尤其是《城堡》这部作品,更是以晦涩的叙事和丰富的隐喻手法,构筑了一座令读者神往又敬畏的“文学珠峰”。面对这部“苦涩难懂”的作品,徐爽凭借深厚的德语文学研究功底和对卡夫卡作品的独到见解,带领读者踏入《城堡》这座神秘迷宫。徐爽从作品的叙事结构切入,剖析主人公K在试图进入城堡过程中遭遇的重重阻碍。这些阻碍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影射出当时社会阶层问题以及个体在庞大体系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

在解读卡夫卡式幽默时,徐爽指出,这种幽默并非传统意义上令人捧腹大笑的诙谐,而是一种黑色幽默,是在荒诞情境中对人性弱点与社会荒诞的辛辣讽刺。比如K在不断碰壁的过程中,一些看似徒劳却又执着的行为,让人在苦笑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徐爽的讲解深入浅出,结合生活实例,让晦涩的文学概念变得通俗易懂。现场读者沉浸其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互动环节,读者们踊跃提问,有的就作品中某个隐喻的含义提出疑问,有的探讨卡夫卡式写作风格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徐爽不仅细致解答每一个问题,更善于引导思考,以渊博的学识和循循善诱的讲解方式,与现场读者展开了对话。一位读者感慨道:“原本觉得《城堡》很难理解,听了徐老师的讲解,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对作品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感受到了卡夫卡作品独特的魅力。”

本次活动通过多维度的文本解读方式,不仅为读者剖析了《城堡》这部现代主义经典之作的精妙叙事结构,更让读者在时空穿梭中感受到卡夫卡笔下那种荒诞中见真实的独特幽默,为读者带来一场体验文学魅力的心灵共振。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徐爽为读者推荐我馆馆藏《城堡》的中文译本与德文原版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