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古今 赏非遗光彩

作者:萧婉仪、杨文靖 来稿:少儿部 摄影者:黄曼华、杨文靖  发布时间:2025-08-15 阅读数: 

非遗藏于日常,活在传承。2025年暑期,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办的“古今非遗生活录”主题展在少儿部二楼展厅展出。展览以“衣食住行”为经纬,以讲解、游戏等多元体验为锦丝,将散落千年的非遗瑰宝编织成鲜活的文明图谱,让千年非遗在沉浸式体验中焕发新生,让古老智慧在新生代心中落地生花。

生动展览:让“活的历史”走进日常

古人的饮食起居、劳作智慧、娱乐消遣,看似平凡的日常,实则是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展览以“活的历史”为核心,通过“衣食住行”连点成线,在细节中还原非遗与生活的紧密联结。图文展示与实物展品共同串联起一幅立体的非遗生活文化长卷:从动植物身上取材成料,到矿物中提取染料、食盐,体现着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制茶工艺模型,到釉色如雨过天青的汝窑茶具,诉说着古人的雅致;从骨针、缫丝机等织造工具,到榫卯、木桥等营造工艺,展现着中华工匠的深厚智慧。

志愿讲解:少年视角传递非遗温度

非遗的故事沉淀着千年岁月的份量。如何让孩子们轻松读懂这份厚重?小雏鹰文化志愿服务队展览讲解员们以少年的视角讲述着非遗与生活的故事。衣物面料的千年演变、饮食里的生存智慧、传统建筑实用与审美的融合、舟桥承载的文明互通,都藏着珍贵的中华非遗文化密码。小讲解员们在带领大小听众解密非遗文化故事的同时,还自制织物纤维模型,带领大家玩“闻香识茶”“搭鲁班桥”等游戏,展示非遗工艺代表作实物图,让到馆观展的小读者与家长以更立体多样的方式触摸非遗,让古老智慧始终与当下生活相连。大家在亲身体验中,与历代匠人的巧思对话,与非遗的根脉深深相牵。

从观展到体验,从聆听至动手,展览以图文、实物、游戏与志愿讲解串联起非遗与生活的联结,成就亮眼的文化印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将持续为少年儿童搭建亲近传统文化的平台,让非遗的生命力在代代相传中愈发蓬勃。

“古今非遗生活录”展在少儿部二楼展厅展出

展览吸引观展者走进古人的日常生活场景

服务队展览讲解员自制模型引导少儿读者分辨绫罗绸缎锦

少儿读者“闻香识茶”品味浓郁深厚的茶文化

少儿读者动手制作鲁班桥领略传统工匠智慧

少儿读者品读展陈的非遗主题书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