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4月20日,“国粹经典 翰墨流香”《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教育推广活动之“又见宋潮”系列活动,以“定向+趣阅读”的方式,从故事、官政、乐律、书画、艺文等方面,解读《梦溪笔谈》中的人文社科知识,带领读者进一步品读这部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昌盛、艺术最繁荣、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以典籍传承的方式保存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梦溪笔谈》开篇的《故事》一门,记叙和谈论了宋朝典章故实。馆员精选《馆阁藏书》《翰林学士家贫》《百官会集坐次》《翰林院》四个部分,并针对上述内容设计相应桌面卡牌游戏互动。读者通过识别、判断、归类等步骤,了解诸如“三馆一阁”“内外两制官”“翰林茶酒司”、百官会集坐次等关于官制、礼仪、图籍的“故事”内容。
北宋时期盐税占财政收入一半以上。沈括在熙宁年间曾主管三司工作,总揽财政收支、盐铁专卖等事务,在《梦溪笔谈》中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读者通过参与“盐钞法”问答、计算每斤“末盐”运费、在北宋政区地图上标记主要使用“末盐”“颗盐”“井盐”“崖盐”的地区。深入浅出的阅读互动让读者对“官政”部分的内容记忆犹新。
沈括是乐律行家,《梦溪笔谈》中与音乐相关的记述有40多条。“意韵萧然”环节以“我是谁”的图文互动方式,生动介绍了羯鼓、杖鼓、拱辰管、钟镈、笛五种古代乐器,并带读者初步领略沈括将阴阳十二律与十二辰结合的音乐理论。沈括在书画收藏与鉴赏方面也是行家,《梦溪笔谈》中记述书画的条目有近30条。“书画之妙”环节将“相国寺壁画评说”“以大观小”“书画之妙在画意”“画格日进之秘诀”“画佛光之谬”等内容融入“《梦溪笔谈》书画特辑报”中。画报的图文排版同时也暗藏着快速解题的原文指南。读文、观画、解谜,最后参与国画锦鲤的创作体验,一套“文画组合拳”让读者沉浸式感受书画之妙。
宋代诗词歌赋创作兴盛,诗学研究蔚然成风。《梦溪笔谈》“艺文”一门共3卷32条,大部分条目可以归入诗学。“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便是其中提及的集句诗,其“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过于本诗”。读者自由创作集句诗书签,并根据提供的字样参与活字印刷创作,亲手印制集句诗纪念纸张。

读者阅读展板内容并思考桌面卡牌互动问答

读者将四种食盐的互动板放置在地图上的相应区域

馆员为读者讲解沈括的乐律理论

“文画组合拳”让读者沉浸式感受书画之妙

读者自由组装创作集句诗活字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