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典籍中的科技
——“又见宋潮”之品读《梦溪笔谈》(上篇)

作者:陆嘉瑶 来稿:图书借阅部 摄影者:谭翔尹、陆嘉瑶 发布时间:2024-05-11 阅读数: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集前古和北宋时期科学成就之大成,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3月24日上午,“国粹经典 翰墨流香”《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教育推广活动之“又见宋潮”系列活动,围绕《梦溪笔谈》中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史料,以“定向+趣阅读”的方式带领读者了解北宋时期辉煌的科技成就。

《梦溪笔谈》为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沈括晚年所著,内容丰博,学术深邃,涵盖其一生的重要科研成果。沈括曾任提举司天监,精通天文历算,书中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记述多达二十余条。读者阅读《梦溪笔谈》的原文条目,依据沈括提出的《十二气历》推算活动当天的日期,在破译密码的过程中领会当时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历法思想,玩转与天干地支对应的“二十四节气圆盘图”。

在数学方面,沈括首创的“隙积术”在中国数学史上开辟了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的先河。为使读者更直观地理解沈括在数学上的独特创见,馆员自制模拟古代堆放酒坛、棋子等有空隙的堆积物模型,向读者展现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数学智慧。

此外,《梦溪笔谈》还收录了沈括的平生见闻,包括“神臂弓”“鱼肠剑”等许多古器物,还有“海市蜃楼”“龙卷风”等一些当时人们还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通过导览手册的译文节选与视觉识别小游戏,读者以现代科学的视角一窥古人眼中的奇物异事,别有趣味。也正是因为沈括所撰的《梦溪笔谈》,许多北宋民间的发明创造得到了记录保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活字印刷术。书中关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发明者毕昇的唯一原始资料,也是我国印刷术由雕版印刷向胶泥活字印刷发展这一历史进程的主要依据。

微课堂上,馆员对《梦溪笔谈》作简要导读,从“梦溪”“笔谈”的含义、篇章结构、后世评价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本中国古代的科学巨著。读者在互动中了解沈括远在西方学者数百年前便明确提出的科学论断,感受《梦溪笔谈》在世界文化史上不可掩抑的光芒。有趣有料的“阅读闯关”环节助力读者深入了解《梦溪笔谈》的主要内容,而体验与活动内容相关的活字印刷,更让读者沉浸式感受到非遗技艺的魅力。

读者体验“天文历法”游戏

读者阅读导览手册,辨认图片所示的古器物

大小读者体验活字印刷

微课堂解读《梦溪笔谈》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