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讲堂”第317讲:知行合一王阳明

作者:李雅玲、张家昌 来稿:活动推广部 摄影者:百听听书 发布时间:2023-10-07 阅读数: 

在明朝这个名臣、猛将与才子辈出的朝代,有这样一个人,凭借过硬的实力,收获了后世极高的赞誉。有人称他“千古奇人”,有人叫他“全能大儒”,有人将他列入中国“两个半圣人”与孔子比肩,他就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哲学家王阳明。清代大学者王士祯曾评价他“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他的哲学思想,不仅在我国流传,还流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等地,可谓是影响深远。这样一个“牛人”拥有怎样的传奇人生?他的思想究竟有何独特魅力?9月16日上午,“中山讲堂”第317讲特邀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副院长文远竹教授开讲“知行合一王阳明”,带领读者走近这位“明朝一哥”。

文远竹首先从“文化自信和知行合一”的内在联系谈起,阐明“知行合一”学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刻的中国智慧,在当下仍极具指导价值。随后,文远竹详细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从童年趣事到学习成长,从龙场悟道到剿匪平叛,勾画出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人生轨迹与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谈到阳明心学的发展之路,文远竹不仅深入讲解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学要点,也系统梳理了儒学学说的发展轨迹以及阳明心学与理学、陈湛心学等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学理探讨。说起王阳明学说的现实意义,文远竹认为阳明心学的思想内核与我们如今强调的“不忘初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追求理想,探求真善美”等诉求是一致的,能够引导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包括完善人格、磨练心性、换位思考、返向内求、通权达变等。

整场讲座内容翔实丰富,语言风趣幽默,叙事说理巧妙结合,受到听众们的普遍喜爱,也引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多位读者就哲学范畴中的“心”与“物”之间的关系、当今社会“内卷”“躺平”等热点现象与文远竹进行交流探讨,现场气氛热烈。讲座除在线下开展外,还在我馆视频号和“朗声图书”视频号同步直播,共吸引22569人次线上观看。中国新闻网、广州日报、新快报等媒体也纷纷报道讲座,传播效果良好。

2023年9月16日,“中山讲堂”317讲在我馆一号报告厅举行

“中山讲堂”317讲:文远竹主讲“知行合一王阳明”

讲座在我馆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

中新网媒体报道截图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