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和月引诗情
——日语角第13期活动小记

作者:李金镁 来稿:图书借阅部 摄影者:卢建丰(中图之友志愿者) 发布时间:2023-04-19 阅读数: 

晁衡,日本古代著名遣唐使,因“慕中国之风”而长留大唐五十余年,其传奇的一生成为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缩影。2月19日,我馆日语角以“定向挑战”的方式,将汉字和日本语的文字知识、中日古典诗歌文化融入各个游戏环节,带领读者走近遣唐使晁衡的大唐人生。

晁衡自幼勤奋好学,熟读汉文,不俗的汉文造诣是其在大唐的“通行证”。汉字对日语的发展影响深远,日文中的表音文字便源自汉字书法中的草书与楷书。活动现场,从遒劲有力的“颜筋柳骨”到豪迈恣意的“颠张狂素”,读者辨认唐代书法名家的“墨宝笔迹”,找出与汉字对应的日文假名。在欣赏我国传统书法艺术之美的同时,了解日语与汉字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对中日两国文化互通互鉴有了更深的体会。

晁衡一生交游广阔,与许多唐代诗人结下深厚友谊。“诗仙”李白就是其中之一。公元753年晁衡随日本访华使者回国时遭遇海难,消息传回长安,众人误以为晁衡已经遇难,李白听闻后,写下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哭晁卿衡》来悼念友人:“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在“诗友平生”环节中,馆员为读者讲解了“汉诗日译训读法”的原理,并与读者一同用中日双语朗诵唐诗《哭晁卿衡》。“原来‘蓬壶’‘苍梧’这些词在日语中的读法跟中文很相似!”通过品读古典语言的韵味,读者从中感受到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密切、源远流长。

晁衡通过唐朝科举走上仕途,在中日交往与文学领域都曾一展才华。微课堂上,馆员与读者一同鉴赏晁衡所作的排律汉诗《衔命还国作》与和歌《望乡诗》,体会晁衡扎实的汉文学功底与身在异国的乡愁,领略中日古典诗歌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馆日语角活动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形式多样的多元文化体验,将语言学习资源与经典阅读有效结合,持续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新渠道。

活动现场,读者完成汉字与日文假名配对

馆员为小读者指导唐诗的日语发音

读者认真解答书架上的“谜题卡”

馆员在微课堂上讲述“晁衡的生平事迹”

读者制作“唐宫夜宴”人偶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