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晏几道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是北宋婉约派的重要作家。为加深读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9月25日,“国粹经典 翰墨流香”《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教育推广活动“又见宋潮”系列活动,以“定向+趣阅读”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近晏几道,了解其词作的艺术成就。
作为音乐行家、词坛高手,晏殊、晏几道父子十分注意词与音乐的结合,使其词颇具可歌性。晏几道作品集《小山词》中的常用词牌,如临江仙、清平乐、蝶恋花、鹧鸪天等,都具有这个特征。读者先阅读关于不同词牌的韵律知识,再通过识别平仄声韵、词句字数与组合方式,为晏几道的代表词作填入合适的词牌,完成“词之歌者”环节闯关。晏几道之词具有深挚、婉曲、沉郁的抒情特色,在意象选择上倾向于生命力弱、体量小、时空转换慢的意象。“泪书孤鸿”环节与读者相约“飞雨落花中”,通过赏析晏几道词作中落花、微雨、红烛、孤鸿等意象,品味《小山词》的婉约多情。“手写小山”环节设有北宋胶泥活字印刷知识挑战,35组读者共同努力,完成了晏几道代表作《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的活字印刷“文字模板”。
微课堂上,馆员精心设计了有关晏几道生平大事记的《叔原时报》供读者阅读,并为读者讲述了晏几道不入俗流、不傍贵门、秉性“四痴”的一生。结合馆员的讲解,读者认真识别《叔原时报》中关于晏几道有误的“报道”,被程颐称为“鬼语”的词句、晏几道为妻子在家庭穷困时还支持他屯书所写的赞美词、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所描述的晏几道的“四痴”……读者在奇闻趣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晏几道的了解。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昌盛、艺术最繁荣、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以典籍传承的方式保存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又见宋潮”系列活动以有趣的游戏形式,激发读者阅读传统文化典籍的积极性,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亲子读者与馆员互动交流

馆员指导读者参与阅读闯关

读者将个人书写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反字钉在相应的位置

微课堂上,馆员为读者讲述晏几道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