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纳“凉”,书香解“暑”
——亲子共赏口述影像美好时光

作者:张家意 来稿:报刊部 摄影者:叶桓 沈洋洋 发布时间:2022-08-26 阅读数: 

酷暑盛夏,赤日炎炎。7月艳阳高照,“我的声音 你的眼睛”口述影像系列活动精彩继续,残障人士与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热情如骄阳一样火热。我馆持续开展口述影像学堂、口述影像交流研讨会、无障碍电影现场讲解、线上口述影像导览活动等,让残障人士走进公共文化空间,以文化纳“凉”,共赴一场夏日文化消暑之旅。

7月31日午后,《奇迹·笨小孩》无障碍电影现场讲解活动在我馆举行。影片讲述了20岁少年景浩为了让妹妹景彤顺利进行手术,过上更好的生活,与一群平凡人组队建厂,历经曲折而最终成功的故事。

“乌云密布,下起雨来,兄妹俩坐在公交车上,看向窗外。厂房窗户上的蚂蚁,向上攀爬。大雨滂沱,雨水从厂房屋顶流下来,顺着屋檐滴落。景浩和工友们一起,在厂房拆卸手机零件……”口述员将一帧帧画面娓娓道来,视障读者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时而面露笑容,时而蹙起眉头,与普通观众一样感受五彩斑斓的光影世界。

亲子共赏电影,共度美好时光。口述影像为视障服务带来了更多温度和人情味。本期影片选自充满幸福感的现实题材,书写有关家庭、幸福与爱的平凡人故事,以小见大传递幸福力量,吸引了众多视障人士及其家人、朋友。活动现场还有不少家长陪同孩子一起欣赏电影,沉浸在影片中,体验故事带来的乐趣。在观影过程中,有些视障人士自然、主动地与身边人交流,影片结束后,还三五成群讨论电影情节和感受。共同观影不仅为视障人士创造出积极互动的群体社交空间,而且让视障人士和健全人拥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视障者小欣和朋友互相鼓励道:“无依无靠的兄妹为了活下去,拼尽全力。他们在林立高楼之间迈着笨拙但坚定的步伐,也能突破硬土奔赴灿烂阳光。只要我们努力,阳光自信,也有很多可能。”肢体障碍者罗叔表示,自己被影片中的钟伯深深感动了,因为钟伯和他一样坐在轮椅上,虽然年纪老迈,但依然不遗余力地帮助年轻人,而且也没有因为自身的残疾而自卑,反而成为了团队中强大的精神力量。钟伯的形象鼓励着他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不能灰心丧气,要勇敢积极地生活,去帮助更多的身边人。

7月24日上午,众多口述影像爱好者来到融·爱空间,参与口述影像学堂第9期活动。嘉宾朱思敏以“无障碍电影的声音景观建构及其社会影响”为题,从视听文化、新媒体文化研究等视角探讨口述影像。在圆桌对话环节,大家接二连三抛出各自见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实生活中,囿于视力障碍,视障人士的社会参与程度较低,无法共享新时代文化成果,口述影像成为视障群体得以享受公共文化的方式。通过口述员的影像描述,视障人士能够和明眼人一样,完整地理解、享受一部电影,这不仅是对视障人士艺术生活的拓展,更是对其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

文化纳“凉”,书香解“暑”。我馆将不断拓宽口述影像应用范围,提升“我的声音 你的眼睛”口述影像系列活动服务效能,线上、线下共同发力,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残障群体。

口述影像学堂上,读者认真听讲并拍照记录

亲子共享无障碍电影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