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农历七月初七,人称“七姐诞”,是民间乞巧乞智的重要节庆。8月6日,我馆粤语阅读会以“广府人的‘七姐诞’”为主题,重点介绍被列为“国家级非遗”的珠村乞巧文化,带领少儿读者感受广府七夕节的独特内涵,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纤云弄巧,佳期如梦,人们对幸福的向往赋予七夕节恒久的文化魅力。在活动中,孩子们用粤语吟诵古诗《乞巧》,细细品读“牛郎织女”的故事,了解古代女性在七夕佳节“祈福、乞巧、启智”的美好心愿。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喜蛛应巧、穿针乞巧、投针验巧、晒书晒衣等七夕民间习俗,并现场尝试投针验巧,结合图文欣赏、延伸主题阅读等形式,多角度体验七夕传统节俗厚重的内涵。
就广府地区而言,乞巧民俗在具有百年历史的广州天河珠村得到复苏和传承。珠村乞巧既保留中华传统民俗的内核,又彰显浓厚的广府文化和时代特色。老师介绍,“七姐诞”实际上是岭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续,其中摆七娘、拜七娘、七娘饭、送七娘是珠村乞巧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七娘盘以恭迎七仙女下凡;虔诚拜七娘祈愿贤惠多福、得巧得智;“鸾凤和鸣、比翼双飞”七娘饭寓意吉祥幸福……各环节的仪式活动既体现出广府传统七夕工艺的独树一帜,更寄托着广府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人们更加热爱劳动,珍惜当下生活。
珠村乞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广州的城市名片和人文旅游亮点,受到世界的关注。本期粤语阅读会通过将广府习俗与七夕文化相结合,鼓励少年儿童深入挖掘七夕宝贵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传统节俗的深厚文化内涵。

粤语阅读会结合七夕节,重点讲述国家级非遗“珠村乞巧”

小读者们专注聆听老师讲述广府七夕民俗

小读者现场体验投针验巧

老师介绍珠村乞巧各个环节的仪式活动

小读者们专注阅读七夕节相关书籍

参加粤语阅读会的小读者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