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爱而来,守护少年的你
——关爱未成年人主题系列讲座(四)

作者:李银珠 来稿:活动推广部 摄影者:李银珠 发布时间:2022-08-23 阅读数: 

为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法治保护宣传工作,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8月13日,由我馆与广州市妇女联合会主办、广州市巾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关爱未成年人主题系列讲座第四讲“让孩子成为学法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新时代少年”在我馆举行。本期讲座邀请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张昕,以案释法,帮助大家正确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对本期讲座进行了同步转播。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校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回应社会广泛关注的现实问题,担当起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小宪法”的使命。在经历多次修订后,其法律条文从原来的72条增加至132条,大到素质教育、人格尊严保护,小到为儿童配备安全座椅、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以及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校园欺凌、网络沉迷、留守儿童监护缺失等,均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结合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张昕庭长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等方面,以案例分享、相关法条解释以及法官评析等多种形式,阐述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剖析未成年人受侵害的环境和原因,重点讲解了监护人的监护职责相关规定——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并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家长、社会应该携手引导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养成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

张昕庭长深入浅出的普法课堂让广大读者在沉浸式的“法治故事会”中,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不少青少年读者现场就案例细节与张昕庭长展开交流,增强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家长们表示,这场讲座在凝聚共识、形成未成年人监护合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昕庭长解释《未成年人保护法》

关爱未成年人主题系列讲座吸引大批青少年读者参与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