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前,一叶红船从嘉兴南湖的碧波上驶出,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中国青年,在船上共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他们用理想作帆,用奋斗作桨,以热血作燃料,以家国为旗帜,推动着中国这艘巍巍巨轮行稳致远,引领亿万中华儿女书写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隆重纪念党的101周年华诞,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让红色信仰的力量永久流传,我馆联合广东省朗诵协会、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于6月26日下午举办“中图美诵”之中国红•永不褪色的信仰——“七一”经典作品朗诵会,分“红色记忆”“如火青春”“信仰永恒”三个篇章,抒发热爱党、心向党的真挚情怀,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曲舒展大气的古典舞《书简》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描绘的百年画卷在朗诵者们声情并茂的演绎下徐徐展开。“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艰难岁月里,多的是不能忘却的瞬间——1921年7月,一条游船劈开了南湖的波浪,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红船,从南湖起航》); 1940年12月30日晚上7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迎着寒冬发出了振奋人心的声音(《永不消逝的声音》);1938年7月,延安保育院成立,在抗日烽火中为前线将士子女、烈士遗孤和战争难童们遮风挡雨,培育出坚强的革命后代(《时代的印记》)。
“以青春之我,报青春之国”。百年征途中,多的是为国为民前赴后继的英雄。“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烈士夏明翰即使在家书中,也不忘对革命事业和共产主义的忠诚(《夏明翰的三封家书》); 冰天雪地里,不知名的军需处长把匮乏的棉衣分给战士们,自己则身着单薄破旧的衣裳冻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丰碑》);老槐村的老槐树下,大姑娘们曾穿上最美的衣裳为即将出发打日本鬼子的后生们殷殷送行,哪怕迎接幸存者归来的只有山坡上一排排无言的墓碑(《我的墓碑》);茫茫大漠里,34岁的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呕心沥血带领团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原子弹之父——邓稼先》)。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时代洪流中,永远不变的是对祖国的爱和信仰。“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闻一多细诉历史,呼唤民族复兴(《祈祷》);“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方志敏深情描绘,歌颂祖国母亲(《可爱的中国》);“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舒婷用组组意象,描述旧世界的灰暗,赞美新中国的崛起和新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朋友,中国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朱海用串串排比,热情讴歌新时代中国在各行各业取得的瞩目成就(《强国力量》)……
同心向党诵华章,红色信仰永流传。朗诵者们或深沉坚定、或轻柔婉转、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把对作品的理解灌注于自己的声音、眼神、形体之中,带给观众们丰富多样的文学艺术体验,也收获了阵阵热烈掌声。现场读者表示深受感动。除了线下的200多名观众,本次活动还在触电新闻、粤听APP平台同步直播,共吸引5.5万人次线上观看。

6月26日下午,我馆举办“中国红·永不褪色的信仰——‘七一’经典作品朗诵会”

《红船,从这里起航》作者:孙文璐 朗诵:山禾

《强国力量》 作者:朱海 朗诵:梁宇 李雅玲

《时代的印记》 改编:黄杏丽 朗诵:李璇璇等11人

《我的墓碑》 作者:李克萌 朗诵:卫洁昕 山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