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金融,源远流长。2022年6月18日,我馆第35期“探世界”活动以“钱从哪里来”为主题,带领少年儿童走进岭南金融博物馆,领略厚重灿烂的岭南金融文化。少儿读者通过参观、体验等形式溯古思今,提升“财商”,并畅想创作心中的未来货币,传承先行和创新的岭南金融精神。
岭南人“开风气之先”的精神,尽现于绵长独特的金融发展史。以时间为纵向脉络,少儿读者们上溯至秦半两时代,探秘货币的前世今生。伴随时代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应运而生。孩子们从银行汇侨单、利率展示盘等用具设备中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金融风貌;通过试拎金条和百万纸币体会财富的分量;从侨批文化、十三行对外贸易等岭南特色金融中窥见岭南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孩子们在一个个复原的金融场景中穿越时空,与鲜活的金融历史文物和人物深度对话,体验千年商都的商贸底蕴和民间智慧。
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现代金融,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原《南方都市报》广州新闻部首席记者、博物馆儿童教育推广人许黎娜老师以货币的发展演变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向小读者们科普古今金融小知识,重点讲解“抱布贸丝”“锱铢必较”“腰缠万贯”等成语背后的金融典故,多角度展现金融业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展望金融的未来趋势,少儿读者们化身货币设计师,返回省图少儿部继续创作未来的货币。大家发挥创意想象,或将数字支付与纸币融为一体,或设计环保货币循环利用……新颖且超前的货币设计理念反映了少儿读者对金融时事、财富财商的深刻认知。活动中,小读者们还延伸阅读了《钱从哪里来》《小狗钱钱》等金融理财读物,进一步提高金融素养。
本期“探世界”活动立足岭南特色文化,以馆外探研和馆内创作的文旅融合形式,引导少儿读者溯源岭南金融史,感受古都的千年财气,助力少年儿童传承岭南人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和开放前瞻的远大格局,汲取岭南文化赋予新生代的底气和力量。

“探世界”活动带领小读者探寻岭南金融文化

小读者仔细观察旧时银行利率的变化规则

许黎娜老师引导大家深入了解成语背后的金融典故

小读者阅读金融主题图书

小读者创作未来货币

馆外研学和馆内创作带给孩子们满满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