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我馆与iartschool爱艺术+特邀西泠印社理事王义骅作客“艺术人生 一节好课”第34期,以“金石有妙趣 方寸大文章”为题,带领观众走进篆刻艺术世界。3.1万多名篆刻爱好者观看了直播。

“新浙派”书法篆刻代表王义骅(演讲者供图)
王义骅是“新浙派”书法篆刻代表人物,师承西泠印社余正先生。1993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1998年起供职于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现为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书法工作部成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副秘书长;篆刻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特聘教授,浙江省社科联浙派篆刻艺术研究会院副院长。
西泠情缘
西泠印社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艺术团体,在国际印学界享有崇高地位,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其印学独领风骚,开枝散叶,播种芳香,是中国近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很多社员都是近代文化艺术的旗帜人物,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西泠印社一直有着极高的人员选拔标准和极为严格的吸纳社员制度。2003年,西泠印社首次开设考试选优吸纳会员。王义骅老师以两个命题创作了代表六种不同风格的印章六方,并现场创作一方“印证西泠”,被评为特等奖,成为第一位考试入社的西泠印社社员。
印章起源与赏析
印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篆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印章种类繁多,一般大致可分为官印和私印。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印章大概诞生于商周时期。印章最初用于证明身份,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明清时期终被文人篆刻的光芒所超越。课程中,王老师带领观众赏析了《琴罢倚松玩鹤》《两湖三竺万壑千岩》《大匠之门》等多枚艺术造诣颇高的印章。

文彭作品《琴罢倚松玩鹤》(课程截图)

齐白石作品《大匠之门》(课程截图)
篆刻入门技法
王老师以选石选刀用印为切入点,细致介绍篆刻初学入门要领,播放了《摹印示范教程》,通过实操示范讲解摹写、创作的章法和安排、印稿上石、用刀手法等篆刻入门技法。王老师认为,一方印章,方寸之间,气息万千,平时要多临摹优秀作品,厚积薄发,创作时才能胸有成竹,一气呵成。

《摹印示范》课程视频正在介绍摹印技巧(课程截图)
篆刻艺术的美感来自文字内容与视觉感观的双重享受,集书法、章法、刀法于一体。本期一节好课,王义骅老师为观众揭开西泠印社的神秘面纱,分享自己的从艺之路,介绍印章艺术的历史,讲解篆刻入门的方法,让观众领略印章的朱丹玄墨、指尖雅趣,更体会到篆刻艺术背后蕴含的坚持、耐心等“匠心精神”,获得了丰富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