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 一节好课”第33期:
文徵明山水画赏析

作者:伍德嫦 来稿:活动推广部 发布时间:2021-11-09 阅读数: 

10月8日晚,我馆与iartschool爱艺术+特邀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王珊作客“艺术人生 一节好课”第33期,和观众一起穿越时空探寻明代书画家文徵明的艺术人生。4.7万多名艺术爱好者观看了直播。

王珊,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专业,师从陈国勇教授,获美术学中国画专业博士学位。其作品多次参与国内各大展览。王老师从文徵明的艺术人生谈起,介绍了文徵明的粗、细绘画风格,赏析了多幅文徵明的代表性作品。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王珊(演讲者供图)

文徵明的艺术人生

文徵明的文学、艺术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文徵明幼年驽钝,据《明史》记载:“徵明幼不慧,稍长,颖异挺发。”人到中年仕途仍不顺遂,九战乡试屡战屡败;而他的好友唐寅,十六岁考取苏州府试第一,二十九岁考取应天府乡试第一(解元)。文徵明起步虽略晚于同龄人,但其慢节奏的沉淀,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徵明(1470—1559)(课程截图)                              沈周(1427—1509)(课程截图)

文徵明的绘画风格

文徵明的绘画老师沈周,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他的笔法汲取了北宋李郭和明代浙派的硬度和力量感,下笔顿挫刚劲,跌宕有力,还常运用规整的线条勾勒坡石和建筑;保留了“董巨”的圆润和元人的含蓄笔致,避免了宋画的刻意和元画的压抑,作品构图平稳,境界宁静优雅。

文徵明的绘画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师沈周的影响。但他并未专师一门,而是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即以水墨为之的粗放、潇洒、苍秀的一类;青绿为之的工整、清丽、细致一类。粗文笔墨酣畅淋漓,干笔和皴擦的手法相结合,又带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文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作品整体风格温润清雅、清丽恬静。

文徵明细文风格作品节选(课程截图)

文徵明粗文风格作品节选(课程截图)

文徵明作品赏析

文徵明的绘画,不管是细文还是粗文的风格,都透露着端庄典雅、公正内敛、秀润清明的君子之风。随着王珊老师的讲解,观众们赏析了文徵明的《千岩竞秀图》《万壑争流图》《文徵明枯木疏篁图轴》《山水诗册页》等不同时期的作品,感受文徵明作品的设色古雅、用墨澹雅、画面布局精巧之美,对文徵明山水画的艺术成就有更深的认识。

文徵明《山水诗册页》节选(课程截图)

本期一节好课,观众通过文徵明的山水画,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审美和鉴赏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