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字长吉,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鬼”,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著有《昌谷集》。为加深读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8月15日,“国粹经典 翰墨流香”《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教育推广活动以“定向+趣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李贺展开。
李贺在中唐是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诗人,因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同音,嫉妒他才能的人,便以“避讳”为由不让他参加进士科的考试。馆员通过唐代避讳的示例向读者科普了“避讳”这一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并以连线的方式设计闯关游戏,让读者更为直观地了解“憎讳”“敬讳”等不同的避讳类型以及“改字”“缺笔”等避讳方式。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意象,被称为“长吉体”。他的诗想象丰富,意象连缀,设色绚烂,钱钟书评价为“幻情奇彩、前无古人”。馆员对李贺的“设色”诗句进行提炼,设计配套的“长吉色卡”,读者通过诗句中“东方白”“凝夜紫”等不同颜色的描述了解李贺的诗歌风格,鉴赏诗人出神入化的色彩运用。作为中唐时期险怪诗派的代表诗人,李贺在诗歌中加入以神鬼为主的千姿百态的意象,形成光怪陆离的艺术风格。馆员以诡谲意象为线索进行阅读设计,串起“诗鬼”李贺以幻景抒真情的诗歌世界。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李贺体态纤瘦,通眉,长指爪,自称“庞眉书客”。他从小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十八岁便以一首《雁门太守行》得到韩愈的赏识,二十一岁参加河南府试得隽,但随后举进士因讳遭毁,只得门荫入仕任职奉礼郎,在潞州当幕僚无果后辞归故园,最后命终昌谷,年仅27岁。微课堂上,馆员为读者讲解庞眉书客李贺的基本信息和主要生平事迹,读者在补充其年谱的过程中体味这位短命天才的传奇人生。此外,活动还根据《李凭箜篌引》这一代表作,设置了“二十三丝”竖箜篌的手工体验环节。
大唐的杰出文人灿若星河,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唐朝文化兴盛繁荣,百花齐放,兼容并包。“梦回大唐”系列活动持续带领读者走近唐朝著名的文人,领略大唐的人文社会风貌,以丰富有趣的游戏形式,激发读者阅读传统文化典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承中华文明。

馆员指导读者参与“大唐风貌”环节挑战

读者参与“幻情奇彩”环节挑战

老少读者一起认真研读“神弦梦天”环节阅读材料

微课堂上馆员讲解“庞眉书客”李贺的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