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讲堂”第217讲:鲜活的身体,自由的灵魂——当代人生命之舞

作者:苗苗 来稿:办公室 摄影者:梁卓华 发布时间:2018-10-25 阅读数: 

现代舞,原指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舞蹈派别,主张突破逐渐僵化的舞蹈程式,自由抒发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思想和生活。1987年,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率先引进系统现代舞教育,成立了广东舞蹈学校实验现代舞班;1992年建立了大陆第一个专业现代舞表演团体——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后来改称广东现代舞团。这些年来现代舞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中国现代舞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我们应该如何欣赏现代舞?10月13日,“中山讲堂”第217讲邀请广东现代舞团团长刘琦开讲,带领读者们领略现代舞的神奇魅力。

刘琦团长是国家一级编导,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1991年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留系任教,1996年加盟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历任演员、教师及艺术部主管,2004年至2009年任广东现代舞团执行艺术总监,2006年获广东省“新世纪之星”荣誉称号,2010年至2016年任驻团编舞,2017年起任广东现代舞团团长。

本期讲座,刘琦团长为读者们介绍了中西方舞蹈艺术的渊源和发展,并安排了广东现代舞团的三位优秀舞者现场演绎现代舞作品选段,让读者在视听盛宴中最直接地体会现代舞鲜活和自由的特质,感受现代艺术与灵魂的碰撞。

《毛诗序》中提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上古时代已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进入奴隶社会,图腾崇拜和巫术迷信相结合,从而产生了巫舞。到了封建社会,宫廷舞蹈大规模发展,汉魏和隋唐时代成为我国舞蹈发展的两个高峰,出现了“霓裳羽衣舞”“白纻舞”“绿腰舞”等传奇作品。而在西方,宫廷舞蹈则是以社交性质为主的娱乐舞蹈,吸收了民间若干种舞蹈形式,由舞师加以改造和传授,连帝王也会参加跳舞。其中芭蕾舞就是从西方宫廷舞蹈发展而来的,它制订了一整套技术规范和要求,被称为古典芭蕾。20世纪初,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现代舞在西方兴起。

刘琦团长表示,现代舞产生初期的确是为了反对古典芭蕾因循守旧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但并不代表现代舞就是西方的艺术。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现代,都有这个时代的现代舞。观众们可以持一种开放的态度看待现今的舞蹈创作,活在当下、品味当下,因为“现代舞没有一定之规,每个创作者根据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对社会的关注不同,可以不断探索舞蹈和思想的边界。”现代舞不一定要像传统舞那样,必须讲故事、必须抒情,而是能够非常理性地去做一些关于身体和表达的实验。随后,广东现代舞团的三位舞者为读者们带来了双人舞《我也许还在梦游》和独舞《极乐派对的终点》,并和观众交流了他们编排作品的思路和过程。观众们不仅认真观赏,还争相提问发言,跟舞者交流自己受到的触动和启发。

刘琦团长的讲解和舞者的演绎让读者感受到现代舞的鲜活和自由。讲座结束后,不少读者意犹未尽,围着老师和舞者表达激动和感谢。更有读者表示,听完讲座后第一次认识到现代舞原来这么有趣,希望以后有机会看到更多图书馆和现代艺术的碰撞。

“中山讲堂”第217讲主讲嘉宾刘琦

广东现代舞团的舞者现场表演现代舞

舞者与观众互动

刘琦团长(右四)与志愿者合影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