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互读,共享经典阅读之美——“乐龄读书会”第一期小记

作者:罗杏芬 来稿:中文报刊部 摄影者:李利华 发布时间:2018-08-30 阅读数: 

祖辈与孙辈一起诵读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孙辈诵读关于祖辈的文章后,会不会更加理解爷爷奶奶?祖辈诵读关于孙辈的文章后,会不会从孩童的视角重新发现生活的妙义?这一切的答案尽在8月16日的乐龄读书会第一期活动中。

我馆乐龄俱乐部新推出“乐龄读书会”活动。八月正值暑期,祖孙互读经典文章能让年轻一代以文知心、关爱老年读者的精神生活。因此,乐龄读书会第一期以描绘祖孙之情的文章开篇、以祖孙互读的形式开场,反映出乐龄俱乐部的美好愿景——以文会友,关爱老年读者。本次活动以“祖孙互读,共享经典阅读之美”为主题,邀请了三组共六位读者作为嘉宾,诵读经典文章并与现场读者交流感想,馆员罗嘉及志愿者刘俊龙为朗读者进行吉他伴奏。

第一组嘉宾陈术平先生朗诵了冰心的经典散文《小橘灯》,他的孙子陈颢铭诵读的则是萧红《呼兰河传》中的节选《祖父的园子》。《小橘灯》中善良坚强的农家少女形象以及《祖父的园子》中作者与祖父共同经历的惬意的生活场景引起了现场读者的联想。其中一位家乡在昆明的长者表示,读完《祖父的园子》,让她想起了自己在昆明老家的园子,很怀念当时的生活。

第二组嘉宾凌卫东先生诵读了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其中充满了无奈与关爱;他的孙辈范羽灵则用时而清脆时而舒缓的声音,带领大家进入了史铁生《奶奶的星星》中的神奇世界。在谈到读文章的感想时,凌卫东先生说,毕淑敏把自己教育孩子的想法说透彻了,他很喜欢。

第三组嘉宾张奇缪女士铿锵有力地读出了曾平《身后的眼睛》中的少年与野猪对峙的紧张感,她的孙子罗子尧则现场朗诵了《静夜思》《登鹳雀楼》等唐诗。张奇缪女士说,她很喜欢《身后的眼睛》这篇文章的观点,对于孙辈的教育,她愿意做文章中提到的身后的一双眼睛,支持但不过度插手孩子的生活。

祖孙互读,祖辈读到的是孩童世界的烂漫与关爱,孙辈读到的是过往岁月的朴实与记忆。乐龄读书会首期活动以诵读的方式推广经典阅读,增进祖孙交流,让参与读者尽享天伦之乐、读书之乐。

我馆举办“乐龄读书会”第一期“祖孙互读,共享经典阅读之美”

嘉宾陈术平诵读

嘉宾凌卫东诵读

嘉宾张奇缪(左)、罗子尧(右)诵读

嘉宾范羽灵(右)诵读,馆员伴奏

观众交流感想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