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西方精神殖民,构筑独立思考新长城 ——跟郑若麟先生认识一个真实的西方

作者:左都雯  来稿:办公室 摄影者:卢芳芳 编辑:何蕾 发布时间:2016-03-31 阅读数: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对这样的现象早已熟视无睹:进入一家大型商场,一眼望去卖得最贵的通常是“进口货”;想买房子,到市场上一打听,不是“牛津花园”,就是“剑桥小镇”,再不然就是“拉菲水岸”;朋友间闲谈,说到成功的标志往往就是拿着绿卡、移民外国;碰到不顺心的事情,马上会有人说“这要是在外国,肯定就不一样”,好像外国真是一个天堂。很多人甚至将今天我们国家存在的所有令人遗憾的事情,都寄托在“西方可以成为我们的未来”,希望将来某一天我们全盘“西化”之后,一切难题便会迎刃而解。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3月26日上午,中山讲堂第98讲邀请了《文汇报》高级记者、研究员,现《文汇报》国际评论专栏撰稿人郑若麟先生,以“认识一个真实的西方——兼论我们为什么要警惕西方的精神殖民”为主题,一起认识、探讨真实的西方。

郑若麟先生出生在一个法语世家,父亲郑永慧是著名的法国文学翻译家、鲁迅翻译奖的获得者。他本人于1979年进入大学学习法语,毕业后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和《文汇报》担任编辑和记者,曾因工作在法国生活了二十多年,对西方社会有着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了解。在这次讲座中,他结合自身经历,列举了大量鲜活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西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读者们进一步理解西方政治和文化提供了相当多的素材。他深刻揭示了西方所谓“三权分立”,即“民有、民享、民治”根本是不存在的,真正构成西方“超稳定结构”的是另一个“三权分立”,即“财团、政权与媒体”。现实中的西方社会本质上就是一个为少数人服务的政权,真实的西方并不是有些人所想象的那么美好。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今的西方国家要在军事上打败中国、在政治上驯服中国、在经贸上操纵中国、在金融上控制中国,都已不再可能。但在精神领域,我们却处于某种“不设防”状态,西方国家对我们的“精神殖民”正悄然而至。“精神殖民”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自认征服者为我们的主人,二是自觉接受征服者对我们的权力,三是根据征服者的意愿改变自己的一切。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用是否组织选举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民主的标准,中国就因此背上了“没有普选国家领导人”的“民主原罪”。中国现在面临的许多发展问题,可以说都是西方社会有意设下的“困境”。上至某些专家学者下至普通民众,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识庐山真面目”,或被动或主动地中了西方“精神殖民”的冷箭。

通过不断观察、研究,郑若麟先生最终发出了一声疾呼:“面对西方的精神殖民,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筑起独立思考的新长城!”而保持警惕并不意味着关闭国门,相反我们应进一步开放。一种文明只有在与外界的交流中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培养起独立的自我意识、知己知彼,我们才能真正学会做自己文明和精神的主人!

 

中山讲堂第98讲主讲嘉宾郑若麟先生

 

中山讲堂第98讲现场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