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各地方言有些什么重要特点,词汇中又包含着怎样的生活智慧呢?1月1日至2月21日,“看得见的方言”有声展览在我馆少儿部二楼展厅展出。展览通过手绘图画,形象地将以广东为主的各地的方言转译成通俗易懂的符号,同时融合视觉与听觉感官体验,引导大小读者直观了解不同地区的方言,体会中华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出自广州美术学院一群热爱家乡文化的年轻人。展览包括“广府叠韵”、“粤语湿湿碎”、“广府鸡字俗语”、“与鸡有缘”、“童言童语”、“半斤八两”、“趣味外来词”、“生猛动词”、“褒贬黑白猫”、“粤语鸡文化”、“其他地区方言”11个部分。
粤语“静鸡鸡”、“洗白白”是什么意思呢?读者们通过观看展览中活灵活现的图画,答案便呼之欲出。原来“一只鸡在路上静静地行走”就是“静悄悄(静鸡鸡)”的意思;“一个人拿着花洒将身子洗得白白的”就是“洗澡(洗白白)”的意思……看着这些可爱的表达,会说粤语的大小读者不禁会心一笑,不懂粤语的人们也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跟着展厅内的电子播放器一起小声念起来。粤语中有不少与“鸡”有关的表达,比如“偷鸡”、“吹鸡”等等,这跟广东的“鸡”文化有关,鸡是广东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把“鸡”融入语言中,使表达更加生动。粤语方言不仅体现了本土浓浓的生活气息,用字构词还蕴含着某些特定的规律,比如“笑骑骑”、“口花花”等,这种组合称“广府叠韵”,两个相同的字重叠在一起,读起来亲切顺口。
除了粤语方言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客家方言、开平方言、潮汕方言、郴州方言、洪江方言等,这些方言同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以郴州方言为例,许多动词以“打”字开头,读起来不仅生动,而且还有俏皮的味道,原先不明所以的小读者看了图画和解释后,顿时哈哈大笑,并马上活用起来。除此之外,“生活物语”开平方言、“朴拙童言”洪江方言、“偶戏解词”潮汕方言等也都是人们生活与智慧的体现。大小读者一边看图寻意,一边感受着独特的方言文化。
陪伴孩子一起观展的家长普遍认为,这次展览有趣又实用,即使不懂某种方言,看了配图也能清楚地领悟其中的含义。也有一些外地读者对我馆举办如此特别的展览赞不绝口。2月21日展览结束后,我馆将继续组织该展览在四会市图书馆等兄弟图书馆巡展,让更多的人们感受不同方言的魅力。

“看得见方言”有声展览在少儿部二楼展厅展出

展览以图、文、声三种方式立体展现方言的魅力

大小读者凝神观看通俗易懂的方言图画

观展的小读者笑吟吟地学说粤语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