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讲堂”第243讲:“群众创造”如何可能?——从1944年的“《穷人乐》方向”来看

作者:苗苗  来稿:业务办公室  摄影者:蒋爱娣    发布时间:2019-06-18  阅读数:1829次 

1944年12月,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会上,来自阜平县高街村的村剧团演出了以本村史为素材的十四场话剧《穷人乐》,在当时引发了社会轰动。“《穷人乐》方向”随即被树立为根据地群众文艺运动中的代表性经验。《穷人乐》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剧作?它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是如何成为群众文艺创作的标杆?对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有怎样的启示意义?5月25日,“中山讲堂”第243讲邀请了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程凯,以“‘群众创造’如何可能?——从1944年的‘《穷人乐》方向’来看”为题开讲,带读者们回看七十多年前的历史,发掘群众文艺代表作《穷人乐》背后的故事。

程凯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是现代文学博士,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室,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四五十年代的文学、历史经验,出版的专著《革命的张力——“大革命”前后新文学知识分子、新青年的历史处境与思想探求(1924-1930)》获第四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著作奖,并发表了多篇论文,在学界和社会引起广泛关注。

本期讲座,程凯老师从左翼文学的理想、“无产阶级文学论”、“文艺大众化运动”、重读《讲话》、“穷人乐”方向的产生过程、抗敌剧社的代表性剧目及排演故事、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编导的解决办法、群众创作的局限等方面,带读者一同抽丝剥茧,深入剖析了《穷人乐》这一群众创作得以产生的各种历史条件。他以群众路线、劳动英雄制度、合作社、村剧团、抗敌剧社等为例,探讨一个成功、生动的群众文艺创作需要具备哪些因素,以及“群众创作”的可能性与限度。

左翼文学思潮最早提出要将文艺交给多数人,要让民众参与文艺创作。到了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论”兴起,开始出现“代言式”的无产阶级文学,由知识分子写工农生活。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中的“文艺大众化运动”开始探索如何让工农自己发声,壁报、工厂小报、报告文学开始形成风潮。真正大规模的群众文艺运动是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展开的,典型的例子是各种秧歌剧的改编,以及话剧《穷人乐》的诞生。《穷人乐》由村民们自编自演,大量保留方言,剧本全靠边排边记,真人演真事,在“抗敌剧社”编导的引导下由工农自己完成,被晋察冀中央局确立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新成就”。细查其中的历史细节会发现,它其实不仅是单纯的群众创作的成功案例,更是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中运用“群众路线”、调动群众创造性、激发群众主体性的一个成功案例,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实验性和先锋性。

程凯老师将史料和史实中的细节娓娓道来,并穿插展示了不少珍贵的老照片,唤醒了曾亲历这段历史的读者各种回忆和共鸣。讲座结束后,不少读者仍热情地围绕着老师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想,气氛温馨动人。

 

“中山讲堂”第243讲主讲嘉宾程凯

 

程凯老师(左三)与志愿者合影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