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厚朴学堂”第29课论《道德经》的治国智慧

作者:谭翔尹  来稿:中文借阅部    编辑:何蕾  发布时间:2016-05-31  阅读数:1818次 

5月22日上午,中山大学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博士后、中山大学法学院博士后丁建峰做客“厚朴学堂”第29课,继续为读者导读《道德经》,本期主题是《道德经》的治国智慧。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中国封建社会中最繁荣鼎盛的王朝,证明了利用《道德经》理念治国具有巨大的优势;与此同时,秦王因为苛政而导致民不聊生,则成为反面例子,支持和肯定了老子“无为而治”治国理念的合理之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指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即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做,学会品尝食物本身的滋味。西汉汉文帝与汉武帝治国理念的差异、西晋对《道德经》的片面理解耽误国家治理、日本怀石料理沿袭禅宗理念使经营大获成功,都是对“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最佳注释。

关于“无为而治”,什么是管理者应该做的事,什么是不该做的事?答案来自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三句话。丁建峰老师博闻强识,信手拈来中国古代历史名人轶事,诠释“无为而治”的精妙之处,如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古文观止》中的“纯是上圣至理,不得看为山家种树放”、万历与雍正治理国家方式的区别等。像唐太宗那样能摆正领导者与百姓位置的古代明君很少,唐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繁荣与其推崇“道教”有直接的关系;而清朝的雍正皇帝虽然勤政,但是过于事无巨细,压制了百姓与民间的活力,所以中国与世界各国拉开巨大差距正是从雍正年间开始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清朝的批评,就分析了在封建社会中以官压民、官官相护的习气对民间生机活力的残害。《道德经》思想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观点有相通之处,其理念是超越时代性而且非常实用的,可以帮助现代人分析社会现实,如自由和干涉的限度、创新需要较大自由的空间、商家合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是保证和提高商品的质量等。

在思考中提问,在回答中解疑,多名读者结合史实和现实问题与丁建峰老师进行了现场交流。中山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任强教授在点评中表示,“厚朴学堂”展开的国学系列讲座内容涵盖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而这三种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从国家治理角度看,儒家和道家的理念更像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两者的互相结合能帮助人们在遵从天道成为圣人或君子的同时,学会降低自己的欲望,遵循自然界和社会本身发展的规律,做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厚朴学堂”第29课论《道德经》的治国智慧

 

“厚朴学堂”第29课嘉宾与工作人员合影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