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此处岁月静好
范科丽(广州天河区地方税务局征收管理科干部)
作为一个有心人,我常在细微之处品味广州。它闲适雅致的味道,在青翠欲滴的白云山上,在行云流水的粤剧大戏里,在一盅两件的美味早茶中,还在各类独具粤韵的文化场所处,其中中山图书馆为我至爱。朋友们常说:“你如果不是在中图,就是在去中图的路上。”
有人说,一座图书馆藏书的规模与类别,勾勒出他专属的气质与模样。这样说来,中图在我心目中是一位面目慈祥的长辈,拥有八斗之才,为人乐观向上。记得我初次拜访他是在写大学毕业论文时,有一本需要借鉴的参考书,跑了好几个图书馆都没有收获。那时互联网不太盛行,人们对知识的获取比现在慎重专注。经几个同学推荐,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坐车来到中山图书馆。一进门就隐隐感觉到应不虚此行。“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丰富的藏书、井然有序的分类和安静素雅的氛围让我暗暗赞叹。果然在工作人员的热心指引下,我很快就找到了寻觅已久的书,甚至还有意外的惊喜——该系列的参考书齐刷刷地呈现在眼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还不满足,又坐下来如饥似渴地翻阅了很多书,很快一个下午就过去了……心满意足的我当时就爱上了这个地方。
随着频繁到访,我发现中图真是一块宝地,让我有“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 的美妙感觉。我喜欢钻研各地历史文化,而这方面恰巧是中图的特长,其地方文献收藏让我叹为观止。中图编印的《潮汕文献书目提要》、《客家文献书目》、《广东近现代人物词典》等是我常常翻阅的“工具书”。在好多个天高云淡的午后,我为了一个久远传说或民间故事来此求证,当在书中得到确凿且精妙的解答时,听着窗外清脆的鸟叫声,真心觉得那是清风过耳的三玄妙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朋友聚会时,党我对广东某个地方的某段历史侃侃而谈时,不少人惊讶于我知识的广度,我总是笑笑地与他们分享私家“秘密武器”,大家后来也都成了中图的粉丝。
中图另外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贴心周到的服务与和谐温馨的读书氛围。大面积开架,慷慨地让我们畅游知识海洋,所谓“读破万卷诗愈美”是也;阅览室数量多,分类明确又各有风格,我们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随心选择;开放时间特别长,我们这些书虫常常一待就是一天,饱读诗书后回家的感觉特别幸福……
中图虽然是历史悠久,但在先进科技手段的运用上一直领跑。举个例子,我在家里上他的网站,输入要找的书籍名称或关键字,可以快速查阅到是否有馆藏、书架号、借出情况等,非常方便。我听一个书友说,中图数字图书馆一流,电子图书有几十万种,我下一步就准备在这个国内最大的数字图书馆上尝尝鲜……
如果你是中图的忠实拥趸,那你一定享受过他提供的免费电影观赏吧——一群电影爱好者惺惺相惜地坐到一起,共同欣赏经典外文大片,交流观影体会,畅所欲言,“火花”四溅……中图举办的活动不拘一格,除免费外国电影沙龙,还有诗文朗诵会、图书捐换活动、文化论坛、主题图片展等,数不胜数。我参加过几场主题活动,印象很深刻,获益匪浅……在这里,你可以轻嗅书香,手挥玉扇,吟诗作对;也可以执风成笔,掬水为墨,挥洒丹青。
到中图去,工作人员总是笑脸盈盈,而书友们“胸藏文墨虚若谷”,已有多面之缘的人们会热情地打招呼,素不相识的也会轻轻点头致意。转过一个书架,会看见有人在安静阅读,有人在微笑沉思,也有人在低声讨论,大家都一样的闲适与自在。“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在这里,时光如香茗轻酌,又似抚琴慢奏,安静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