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胜似
吴丽敏
每当想起图书馆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一种淡淡的木兰花味。该怎样形容这份情感呢?似家人胜似家人,似老师胜似老师,似朋友胜似朋友。一路的成长有她相伴,无比幸运。
记得小时候,每当父母吵闹,无处可去的我总爱投奔图书馆怀抱,那里的一小平方米的空间能包纳我困惑的心,眼泪不再容易滴落。现在回想起来,颇有回娘家的感觉。我在书中与苏轼、汉武帝、武则天、司马迁、但丁、泰戈尔窃窃私语,发现自己只是历史长河中微小的一员。
每当生活中被什么石头挡住路口时,来这儿总能能到一根杠子,正如阿基米德。这儿给我的不仅仅是在书中寻找到方法,更激发心中那份对生活的期待,心怀希望去接受生活的挑战,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路边鸡蛋花开放时散出的蛋蛋奶香味,雨后在车站和陌生人一同分享一把雨伞,尝试对妈妈说声“我爱你”,学习对别人多一份关爱。
这儿总有让人感动的地方。一楼展览厅、报告厅的展览、论坛,让我了解到麦田计划,看到同样生活在这片蓝天下的那帮孩子努力成长的样子;看到许多大家的书画,自己能够驻足停下来,静静地学会感动,体会创作者的心情。还有辛勤的清洁阿姨们,当看到她们累了就在洗手间的角落坐着,手套也没脱,眯着眼休息时;当看到她们午间在楼梯口吃饭盒时;当看到她们用湿抹布仔细地擦桌子时,感谢她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整洁的环境。还有各楼层咨询台的工作人员们,她们总是微笑着帮我搜索书目,还细心地帮我写下纸条。还有那些头发斑白的可爱的奶奶和爷爷,看着他们举着放大镜眯着眼睛,一边看书,一边在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上记录着时,让我明白对知识的追求无止境,将来我应该也会这样吧?
这儿总能给我安静思考。有人曾说,二十几岁的一代是最不幸的一代,经济扩张,物质丰裕,资讯发达,我国日渐卷入全球化,青年人该有的理想主义的激情渐渐消磨,心存达尔文式的生存理念,不得不思考何为教育?我上了大学,也充满困惑,什么是自己喜欢的?十年后自己会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疑惑,我时常迈进图书馆,远离生活中的浮躁。一书一世界,这里能让我超越时空,触摸到一个个神奇的国家,与人类历史长河中那些可爱的人儿交流,我的心慢慢变得富足起来,学会了独立思考,用更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社会以及未来: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幸的一代,我们能够去承担、去改变,一同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在这儿,我被激发出生命中最灿烂的东西——梦想,找到自己想走的路。每当我怀疑自己,不敢行动时,总能在这儿找到勇气,找到让自己自信地迎接挑战的理由,使我越来越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当一名企业家,只因为不愿让自己失望,而且相信背后一直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的相伴。
大学毕业后,我可能会离开这个城市,但我知道有这样一处温暖的地方,会无时无刻迎接失落的我,给我勇气,给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