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图书馆,我的红娘

蔡文颖

      20086月,我被公司临时派到广州工作半年,和同事们相处得很融洽。只是每到周末,我就形影为伴。要么在宿舍看书,要么到图书馆泡一整天,同事们都笑称我为“书痴”。

 

    8月初,热心的同事王姐对我说:“小蔡,你那么喜欢看书。正巧我有个亲戚也喜欢看书,外号‘书呆子’,年龄和你差不多,我看你俩挺合适的,本来我约你们两个明天到我家吃饭认识一下,可她说要去中山图书馆选几本书,要不我明天带你去图书馆看看她?你先感觉一下,行的话你们再谈。”我一口答应,第二天下午来到了中山图书馆。来到文学区,只见一个身着白色连衣裙,相貌清秀,身材高挑的女孩,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书。一番介绍,我问她:“看啥书呢?”“看三毛的书。”我随口说道:“想不到三毛自杀走了。”“其实,三毛的死与孤独有关,她是一名孤独的长跑者,她死于高贵的孤独!名人也有两重性;如我们赞美‘上帝创造了一个牛顿,让世界一片光明’。可牛顿也是一个危险的阿里乌斯异教徒。达尔文虽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才理论,但他‘英国每亩土地必有53767条蚯蚓’的谬论,也是蛮横无理的……我听得津津有味,可旁边的王姐急得直跺脚,连连向她使眼色,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抛去了初时见面的紧张,我们一同逛起了中山图书馆。我们时而低头讨论,时而相互介绍最近的新书,一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回来的路上,王姐问我对她印象如何?我说挺好的,人长得漂亮,又有内涵。随后的日子,我和她很自然得走到了一起。当我第一次到她家时,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满屋子的书,凌乱不堪。她却说:“一个人躲在书中,不惧孤独,书屋虽然不大,藏书也不多,但这是我心灵的港湾,足可洗去我身心的疲惫和满面倦容。而且我是个坚决拥护‘读书破万卷’的人,只要我看过的书多半会‘衣冠不整’,上面有看书时随手写下的感言,情到深处还有滴上的眼泪,甚至还有喝咖啡、果汁等不小心染上的记号呢。”我笑着对她说:“我和你正相反,我所有的书保养得非常好,都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书架上。”

    随后的日子里,中山图书馆便成了我们最好的约会之处。没有了外界的纷扰,告别了闹市的喧哗,我们尽情倘佯在书海里,交流读书的心得,偶尔也会捍卫自己的观点争个面红耳赤,但彼此的心却越来越近。半年的时间很快过去,她和我回到大连结婚安家,临走还特地把她的所有藏书一起托运。婚后我们两人制定了买书、读书计划,每周定时去书店淘宝。因为家里的书太多了,她就把一些不经常用的书捆好装入纸箱,并放上防潮和防虫剂,放到房间的最高处保存。对于那些经常使用的书,则按照国家图书分类法编上序号,制作家庭书目,方便日常取用。

   如今, 我们经常写一些抒发心情的小文章,相互指出不足,共同提高。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的感情如茶一般越来越醇厚、甘甜。感谢中山图书馆,是她,让有缘人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