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古树 传承记忆
——2025年“YUE动智趣”研学活动

作者:朱怕怕  来稿:业务办公室  摄影者:冼宪征(志愿者) 发布时间:2025-05-21 阅读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人的财富。我们不仅要了解它们的历史,更要对它们进行保护。”5月10日,我馆联合广州市大塘街双百工程社工站共同举办“守护古树 传承记忆”研学活动,邀请园林景观研究专家黄颂谊教授科普古树的价值与意义,与亲子家庭分享古树保护实践与方法。

黄颂谊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所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传播专家、国际注册树艺师(ISA Certified Arborist)。在古树科普小课堂上,黄颂谊详细讲解古树和名木的概念,介绍我国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情况,展示我国各地具代表性的古树,如位于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庙的5000多年的古柏、山西太原晋祠的3000多年的周柏、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黄山玉屏景区的1000年左右的迎客松等。在广州也有不少古树名木,如中山纪念堂有11株古树名木,其中一株是350多年的“木棉王”木棉古树。在我馆有8棵100年以上的古榕树,其中文明路总馆内的5棵大榕树都是有千年种植史的南粤乡土树种,由越秀区人民政府挂牌,达到“国家古树保护级别”三级。为了落实保护措施,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4批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试点工作,黄颂谊教授还在澳门观音古庙、广州大佛寺等地进行了多项保护古树的实践案例,并引入树医生、树艺师等概念。看着古树复壮后重新焕发勃勃的生机,亲子家庭纷纷鼓掌点赞。

古树名木是活着的历史,承载着人们美好的记忆。通过本次研学活动,亲子家庭增进了对古树的了解,培养了古树保护意识。

“守护古树 传承记忆”2025年“YUE动智趣”研学活动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

园林景观研究专家黄颂谊教授科普古树的价值与意义

亲子家庭积极参与科普小课堂互动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