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至15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图书馆学会、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共同主办,深圳市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和体育中心(光明区图书馆)承办的2025年广东图书馆学会“粤图讲坛”暨广东省公共图书馆馆长培训班(第一期)在深圳市光明区举办。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际图联管理和营销专业组常委霍瑞娟,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红,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共文化处处长聂昌友,深圳市光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志伟,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徐位毅,华南理工大学智能软件与机器人科研团队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闵华清,浙江图书馆馆长胡海荣,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安徽大学图书馆原馆长储节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方家忠、副馆长吴昊,广东图书馆学会秘书长彭杰等,以及深圳市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和体育中心、全省各市县公共图书馆负责人及代表,约80人参加培训。活动同步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视频号直播,约7000人次观看,得到业界、学界及读者的广泛关注。
13日,培训班开班仪式由吴昊主持。
吴志伟在致辞中指出,深圳市光明区积极建设更加完善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和打造特色阅读活动。全区有超百个图书馆阅读载体,建成了“区总馆-街道馆-社区服务点-社会合作馆”四级图书馆总分体系,推出集文化传播、知识分享、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光明大讲堂”和特色科学小记者等系列活动,大力推进“书香光明”建设。
方家忠在致辞中指出,广东图书馆学会、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自“十二五”以来持续开展全省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培训,组织举办了“粤图讲坛”“青年学堂”等多类型主题培训,致力于建立和完善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平台,以提升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他指出,本次培训紧密结合了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特点和“十五五”规划编制研究,有效探索公共图书馆优化转型的创新思路和模式。
赵红在致辞中肯定了近年来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她指出,当下正值“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各图书馆要立足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深化公共图书馆改革创新,推动图书馆总分馆制效能升级,探索发展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推动公共图书馆设施设备优化和服务效能提升,促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不断丰富公共图书馆服务和产品供给,有效推动“百千万工程”任务落地落实,加快建设开放、智慧、包容、共享的现代图书馆。
开班仪式上,主办单位向光明区图书馆颁发了感谢状。
上午的培训环节由方家忠主持。霍瑞娟以《新业态环境下图书馆职能的再发现》为题,分析了当前图书馆面临的外部环境及其催生的新业态对图书馆职能产生的影响和挑战。闵华清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未来趋势报告》为题,探索分享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未来的趋势发展。
下午的培训环节由吴昊主持。胡海荣以《智慧·融合·共享 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与十五五规划》为题,介绍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十五五”规划的内容以及重点突破的方向。陈军以《公共图书馆专业化发展的新思考》为题,为公共图书馆专业化发展提供新的意见建议。方家忠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十五五规划要研究的问题》为题,分享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编制“十五五”规划需要研究梳理的基本问题和重点工作思路。
14日上午的培训环节由彭杰主持。储节旺以《大模型与智能体赋能图书馆转型发展》为题,介绍大模型和智能体在图书馆智慧化转型中的应用场景。吴昊以《AI大模型技术与图书馆业务融合的观感、体感和探索》为题,分析探讨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融合应用的路径和策略。
下午的培训环节由广东图书馆学会副秘书长陈杰主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信息部伍清霞主任以《提升服务效能 助力决策支持——公共图书馆决策信息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为题,阐述了我省公共图书馆开展决策信息服务的实践与探索。彭杰以《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创新实践》为题,分享如何提升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团队的专业和服务水平。
近年来,广东图书馆学会、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持续举办了多场面向全省基层图书馆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图书馆人才队伍专业化和服务水平。本次培训班紧密结合了“十五五”规划的前瞻思考,围绕新业态环境下图书馆的职能变化、人工智能与智慧图书馆发展、图书馆创新服务实践等主题分享宝贵经验,共同探讨和交流了中国式现代化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和改革的新路径。

培训现场

赵红、吴志伟、方家忠致辞

方家忠(右一)向王凌宇(左一)颁发感谢状

霍瑞娟、闵华清授课

胡海荣、陈军、方家忠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