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之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与广州市残疾人就业培训服务中心联合举办“2025年残疾人图书整理培训班”。自3月28日至4月17日,10名孤独症青年及智力残疾人圆满完成了共80个课时的学习,在书香环绕中学习图书管理知识,掌握书刊分类、整理、加工等专业技能,体验图书馆员职业价值,培养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
专业赋能:从书架到心灵的“有序整理”
活动以“理论+实操”形式展开,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资深馆员化身导师,手把手传授图书分类编码、期刊上架规则、合订本加工等专业技能。“这本书属于I类文学,要放在这个区域”“期刊条形码需要粘贴在固定位置”……学员们认真聆听,在反复练习中逐渐掌握图书整理的标准化流程,更通过模拟职场环境培养规则意识与责任担当。
社交破冰:让沟通在合作中自然发生
“我们一起找找这本刊的家吧!”在期刊合订本上架任务中,学员们自发组成搭档,互相核对索书号、确认搬运路线。原本沉默的俊杰主动向同伴指出书架分区标识,害羞的佳佳在工作人员鼓励下尝试自己办理借书证、自助借还喜爱的图书。为增强趣味性和对图书馆的了解,课程特别设置了科普馆VR眼镜体验、3D打印、黑胶唱片赏析等图书馆探秘环节,在科技与人文交融中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
关爱融合:以职业能力叩开希望之门
当一册册图书被整齐归位,这些“星星的孩子”也在用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此次活动既是残疾人职业培训的创新实践,更是社会传递包容与理解的温暖窗口。在培训班结业仪式上,我馆报刊部主任郭科文向学员介绍了图书馆学五定律,并以此类比寄语学员: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每一份工作都有适合它的人,每一个人都有适合他的工作,学会帮助他人,不断学习成长。
未来,我馆将持续深化社会合作,搭建多元融合平台,让更多特殊群体在爱与支持中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2025年残疾人图书整理培训班”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

学员学习外借期刊分类技巧

学员们开展期刊上架实践

学员们体验图书馆VR智能眼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