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桑榆 故事传家风
——我馆举办乐龄读书会“我家故事”系列活动

作者:刘祎祎、罗杏芬 来稿:报刊部 摄影者:罗杏芬、刘祎祎 发布时间:2025-04-14 阅读数: 

花城的春天暖意融融,“我家故事”系列活动在书香中传递着文化的温度。3月和4月,我馆以“我家故事”为主题举办了两期乐龄读书会,并通过书刊推介、读者分享、名篇朗诵和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与老年读者共同回溯岁月长河中的家族记忆和个人成长记忆。

五种人生,见证家国同频共振

在乐龄读书会中,老龄读者们以“真人图书馆”的形式动情讲述个人与家族的变迁史。

康阿姨自述平凡人生路:曾在10个不同岗位上留下了不凡的身影,以“平凡但不平庸”自勉,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用勤勉书写跨越半个世纪的知识追求。

作为一名坚韧的视障人士,冼阿姨用诗人泰戈尔《生命影响生命》为切入点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人生如光,当我们坚守善良与信仰时,或许正悄然照亮他人的前行之路,让平凡的生命绽放不平凡的光彩。

92岁的郭伯伯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人生信条,回忆了从学校到设计院的奋斗历程,如数家珍地介绍研究成果,诠释“干一行爱一行”的匠人精神。

生于广州文明路的朱先生,以亲历者的视角重现抗战烽火岁月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安居乐业。他所讲述的荣获 “终身教育奖”的从教生涯、推广普通话的执着、积极参与采访文章写作与演讲比赛以及担任记者与主编等人生故事,令在场观众感慨“个人命运始终与时代紧密相连,但个人的努力也能改变命运”。

退休后开启“第二人生”的韦先生,则展现了当代老年退休生活的无限可能——康龄大学的烹饪课、老年大学的经络班、中图的电脑学习,以及朗诵与诗歌带来的精神丰盈,他的故事激励了许多同龄人。读者谭女士当场表示:“要像韦先生一样活出精彩晚年!”

名篇共赏,交流擦出思想火花

分享环节结束后,乐龄读者还朗诵学习了王鼎钧的散文回忆录四部曲、余华《最初的岁月》、迟子建《撕日历的日子》等主题散文,勾连起在场长者对成长与亲情的集体共鸣。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纷纷围绕家庭教育、个人成长等话题踊跃发言,分享真知灼见。现场气氛热烈非凡,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

资源为引,文字奏响情感共鸣

与“我家故事”系列分享相映成趣的是融·爱空间文献展示区。木质书架上展示着许多“家庭与人生”的书籍:《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历史瞬间,《我们仨》的温暖絮语,《中国人的家风》的风范与格局……让家风传承与人物史诗在纸墨书香间流转。

期刊是长者们喜爱的读物。乐龄读书会现场展示了我馆借阅量排名前50的热门期刊,精选刊物如《婚姻与家庭》《人物》等,刊发有符合本期主题的文章节选。不少读者翻阅推荐刊物,其中鲜活的家庭故事也不断深化他们对亲情与传承的思考。

乐龄读书会“我家故事”系列活动将持续为老年读者搭建展示自我、交流观点的平台。正如参与者所言:“这里不仅是读书的地方,更是丰盈自身思想的‘精神家园’。”

第34期乐龄读书会中,长者分享“我家故事”

第35期乐龄读书会中,三位嘉宾分享“我家故事”

乐龄读书会“我家故事”系列活动传递文化的温度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