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用AI,学会爱生活
——我馆举办第38期无障“爱”读书会

作者:叶桓 来稿:报刊部 摄影者:叶桓 发布时间:2025-04-09 阅读数: 

为进一步推动落实《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帮助残障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切实提升数智素养,3月30日,我馆联合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助残服务总队,以“AI起来——残障人士人工智能应用分享会”为主题,举办第38期无障“爱”读书会。

微凉的早晨,文化助残志愿者沿路热情招手,指引读者前往融·爱空间。有着超过10年AI相关软件系统设计工作经验的主讲嘉宾唐铿原,带领二十余名残障读者从AI科普、AI生活娱乐应用、AI聊天陪伴、AI助力写作、AI诈骗防范5个方面循序渐进了解AI,掌握AI使用技巧与风险。

唐铿原首先介绍了生活与工作中的AI身影。AI不仅能在工作中的文字、图片、视频处理及生成方面大显身手,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在生活中协助撰写朋友圈文案、信件、文章、诗词等内容,生成抖音视频,与人交流解答问题,提供情感陪伴,增添生活趣味;甚至能在医疗、教育、自动驾驶等大众感知较弱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有了对AI的初步认识,读者们带着兴奋和期待一同进入实践环节。主讲嘉宾详细演示了豆包APP中“图片修复”和“AI生成图片”两个功能的使用流程。通过“图片修复”功能,AI能修复老照片,去除划痕、瑕疵、水渍,为黑白照片上色,让珍贵记忆重现清晰,找回记忆中生动的自己和亲朋好友。在演示“AI生成图片”时,唐铿原选用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州地标——中山纪念堂作为示例。他先进行了3次错误示范,最终才向AI提出完整、准确的需求。错误示范中,模糊的“纪念堂”“英雄花”两个提示词让AI难以一一对应,生成了纪念其他伟人的建筑、其他地区的中山纪念堂、其他种类的花卉,甚至虚构出古代的建筑。只有“帮我生成一张广州中山纪念堂木棉花盛开的美图”这句提示才能获得准确的图片。这个过程让读者直观地体会到只有准确、详细地向AI提出自己的具体需求,才能使生成的图片尽可能地接近我们想象中的样子,减少误会和偏移。

借助AI生成的图片,唐铿原邀请读者们用剪映AI生成抖音视频。读者只需要上传图片,点击一键成片,AI就可以让静态的图片动起来,增添素材、背景音乐、调色、滤镜、光效、动效等,让单调的图片瞬间变得生动活泼,还可以在很多不同组合的效果间自由切换、对比。读者在志愿者的指引下,利用AI生成了声色各异的短视频,互相分享、展示,收获了技术,也收获了笑容。

本期无障“爱”读书会聚焦AI技术赋能,通过沉浸式体验与案例教学,帮助残障读者掌握智能设备操作、数字人交互等实用技能,跨越数字鸿沟,提升数字生存能力与社会参与度。我馆将继续坚持落地面向残障读者的多样活动,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特殊群体。

我馆举办第38期无障“爱”读书会

唐铿原介绍生活与工作中的AI身影

志愿者指引读者用AI生成图片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