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幸福。新春佳节,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读”非遗,是图书馆给读者的春节仪式感,也是沉浸式阅读自带的内驱力。
2024年末,“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举国欢庆的热闹氛围中,省立中山图书馆精心策划的书香味非遗春节活动别有一番年味。
从农历腊月的佛山狮头彩扎和木版年画手作大师课到春节假期的DIY体验,11场春节档非遗主题阅读活动在省立中山图书馆主题馆“非遗坊市”场景里相继举办,共吸引800余位读者到馆过年,将祈福纳祥的朴素愿望定格成乙巳新春的“手作限定”回忆。
1月18日和1月25日,省立中山图书馆先后邀请彩扎(佛山狮头)非遗传承人周嘉欣及佛山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刘钟萍为读者带来两场接福纳祥的“迎春节”手作体验课。两场应节的非遗手作大师课,不仅让读者对馆藏的《扎狮娃:佛山狮头工艺之写色》和《佛山木版年画的历史与文化》两本图书印象深刻,更让书中的非遗知识通过手作转化为读者的生活用品,或作为纪念留存,或作为日常装饰,让“非遗回归生活”有了生动例证。
1月28日至2月4日(除夕至年初七),省立中山图书馆继续趁热打铁,连续推出了祈福木版年画、红火狮头、柿柿如意刺绣、喜上眉梢景泰蓝、迎财神木版年画、花开富贵押花小夜灯及平安如意竹编等7场非遗DIY活动。每场活动均收到读者的热烈回应,开放报名不到1分钟即已报满。馆员荐读的部分主题文献还被热衷手作的读者借回家阅读学习。
为提增到馆读者在“非遗坊市”中的沉浸感,充分发挥该场景“学”“玩”“游”三位一体的空间功能,2月1日和2月2日还同时举办了2场“非遗星秀”变装打卡活动。约80位读者身着中式服装,到省立中山图书馆“非遗坊市”指定场景完成人景同框照并发布到小红书或抖音等平台以兑换非遗文创礼品。其中,广式红木宫灯、岭南盆景、岭南押花、彩扎(佛山狮头)、佛山木版年画等非遗项目的文创礼品广受欢迎,很快被“抢兑”一空。
无论世界如何喧嚣,总有人喜欢岁月静好。11 场悦读非遗活动,27 种非遗图书的沉浸式阅读,是热闹的新春佳节里省立中山图书馆“非遗坊市”给予读者的岁月静好。即便乙巳年春节假期已结束,重温这份“春节限定”回忆录,依然能从一张张充满松弛感的照片中体会到悦读的福流,可见图书馆的价值和意义。
2025年,省立中山图书馆仍将持续发挥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窗口职能,推出更多读者喜爱的优质阅读服务以满足公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愿每位走进省立中山图书馆的读者都能从阅读中获得幸福,汲取生活的力量。

彩扎(佛山狮头)市级非遗传承人周嘉欣(最后排左二)带读者们体验手作狮头

佛山木版年画市级非遗传承人刘钟萍(第二排左五)带读者们体验手作年画

读者在刺绣DIY活动中制作柿柿如意刺绣钥匙扣

读者手持狮头DIY作品参加“非遗星秀”变装打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