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残疾人日即将到来之际,我馆联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于12月1日举办了无障“爱”读书会第36期活动。此次活动以“聆听历史之音,共阅文物之旅”为主题,通过无障碍的方式深入展现文物的魅力,引领读者平等享受文化服务,让博物馆中的文物焕发新生。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调查勘探部主任程浩受邀担任主讲嘉宾,以丰富的专业知识结合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从影视、书籍到自身实践,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考古工作的过程、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及文保的重要性,让听众仿佛穿越时空,亲历历史的沧桑巨变。活动中特设残健融合“文物DIY”环节,以历年来考古出土的生肖俑、瓦当等文物为原型,运用翻模铸造技术进行石膏浇注,开展“复制文物”体验。读者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文物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文物展览,并巧妙融合了口述影像活动,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物理空间局限,将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文物,以无障碍的方式带到每一位参与读者面前。视障读者通过亲手触摸复原模型,在指尖细细感受古老器物独有的形态与质感,辅以志愿者的口述解说,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阅读”并感受文物所承载的丰富内涵。“通过这次活动,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文物的魅力”,一位视障读者激动地说:“虽然看不见,但我能通过触摸和倾听口述讲解来感知它们的底蕴和历史价值。”
活动推荐的《博物馆里的中国——揭秘消逝的文明》《中华遗产》《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沈从文讲文物》等书籍和期刊,让读者能深入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文化传承的认识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参与的志愿者表示:“这次推荐的书籍让我眼前一亮,期待在阅读文物主题书籍后,也能和大家共同探索文物的奥秘。”
今年以来,我馆联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推出文物导赏系列活动,致力于让特殊群体无障碍感受考古的魅力。未来,我馆将继续构建多元化融合阅读平台,助推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特殊群体,共同促进文化融合与传承。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调查勘探部主任程浩分享文物和考古知识

文物模型的触摸及讲解环节深受读者喜爱

视障读者通过触摸复原模型和口述解说感受文物底蕴

馆员推荐博物馆及文物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