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爱 温暖共助
——我馆举办10月“我的声音 你的眼睛”口述影像系列活动

作者:李佳颖、叶桓 来稿:报刊部 摄影者:李佳颖 发布时间:2024-11-11 阅读数: 

爽气荐金风,新凉入衣袂。10月,我馆“我的声音 你的眼睛”口述影像服务项目开展了口述影像沙龙、口述影像导览、无障碍电影现场讲解、黑暗体验坊和口述影像学堂等活动。口述志愿者以声传情,与残健读者共同沉浸影音世界。

为了更精准地向视障朋友们传递影片内容,口述志愿者们在10月13日的口述影像沙龙上进行彩排,完整讲述了本月无障碍电影《来福大酒店》。名为“来福大酒店”的特殊旅馆,不仅提供住宿,还帮忙挂号、护理病人,是病友们的温暖家园。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因苦难汇聚于此,但终会被爱治愈。视障观众对于影片中场景、物品较为熟悉,口述志愿者能够高效传达画面信息。片中有一段采用蒙太奇手法,通过少量镜头的拼接交代时间的跨度,展现了来福大酒店升级改造时的欣欣向荣之景。其背景音乐激昂澎湃,旋律和歌词挤压了口述空间。馆员和志愿者讨论过后,最终决定插空描述,通过短句描绘众人群策群力的画面。

10月21日,口述影像导览、“心聆感影”无障碍电影现场讲解、黑暗体验坊活动在一号报告厅举行。无障碍电影映前,南汉二陵博物馆的志愿者们带来铜镜模型,为到场读者讲解本期文物——西汉蟠螭铭文铜镜。铜镜是古人表达浪漫之情的信物之一。该铜镜纹饰清晰,方座外有一圈方形铭文,共12个字,上下左右分别有3个字,上为“常相思”,右为“毋相忘”,下为“常富贵”,左为“乐未央”。文字的特别之处在于两个“相”字是错版文字,左右相反、书写错误。志愿者带铜镜模型到观众身边,让观众能一边触摸模型一边聆听讲解,既可以直接感知铜镜的形状、纹饰,又可以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随后播放的电影《来福大酒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昔日的“街头混子”李清让出狱,再就业之路困难重重。他带着卧底任务入职“病友之家”来福大酒店。在和病人、家属、老板的朝夕相处之中,李清让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严晗靖、唐迪诗、赵凡、曹锐4位口述员带领观众融入影片氛围,和主角一起开启这场爱与勇气的温情之旅。

10月27日,第19期口述影像学堂为读者带来“口述影像+触摸体验”的文物讲解技巧。资深口述志愿者张念念简要介绍了口述影像的概念,以亲身经历举例,进一步让大家明白了口述时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面对几张练习用的照片时,有读者自告奋勇,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我之前没做过功课,根本不了解这个文物,直接讲真的好难”。

大家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口述“首秀”,现场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听完《长安三万里》的口述片段后,所有人都对静态影像和动态影像的区别有了更深的理解。动态影像往往包含移动的主体、场景,同时还会有背景声的干扰,这就需要口述者尽量避开背景声并准确描述影片里的动作,对口述时长和主体选择等要素都有所限制。唯有细思苦练,才能呈现更好的效果。在交流互动环节,大家纷纷抒发了参与本期学堂的感受。有几位读者曾经接触过、帮助过视障群体,她们看到了视障群体的坚韧不拔,也希望能够加入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去帮助更多的视障朋友。口述影像学堂架起了新老志愿者沟通的桥梁。

“我的声音 你的眼睛”项目以口述影像为着力点搭建助残志愿服务平台,日后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志愿者朋友加入文化助残的队伍,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残障群体,共同营造更加包容的无障碍环境。

我馆举办第94期“心聆感影”无障碍电影活动

第53期口述影像导览活动讲解西汉蟠螭铭文铜镜

口述影像学堂上,资深口述志愿者分享经验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