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不熄的决心 烧不尽的勇毅
——我馆举办9月“我的声音 你的眼睛”口述影像系列活动

作者:叶桓 来稿:报刊部 摄影者:李佳颖、曹锐(志愿者)、叶桓 发布时间:2024-09-30 阅读数: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国庆前夕,我馆“我的声音 你的眼睛”口述影像服务项目在9月开展了口述影像沙龙、口述影像导览、无障碍电影现场讲解和黑暗体验坊四项活动,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引导读者在光影世界中感悟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抗美援朝精神。

在9月8日的口述影像沙龙上,口述员们进行了本月无障碍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的完整彩排,吸引了众多乐龄读者就座观赏,回望历史。战争片的口述影像讲解并不容易,除了普遍需要注意的卡准时间以免影响原片台词之外,还得特别注重文戏武戏间的音量差,有意识地主动调整讲解音量。彩排结束后,口述员们抛出自己撰稿时遇到的问题,互相提出完善建议,与口述影像顾问、馆员讨论如何通过语言把视觉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口述员们不仅要统一便于观众记忆的角色称谓,还得打磨翻译外语台词时的语气,以求尽量还原角色原本说话的感觉。面对影片里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数条故事线频繁交叉剪辑的呈现方式,口述员们选择使用快速提示地点的方式来尽可能帮助视障观众分辨各条故事线。

9月22日,口述影像导览、“心聆感影”无障碍电影现场讲解、黑暗体验坊活动在一号报告厅举行。无障碍电影映前,南汉二陵博物馆的志愿者朋友们将文物铜熏炉的仿制模型带到各位残障读者的座位上,在细心引导读者触摸模型感受其材质、形状的同时,也同步进行了导览讲解。通过触摸体验与讲解的结合、手语和纸质导览稿的辅助,无论是视障读者还是听障读者,都能了解文物外形构造、纹样细节、历史背景等丰富多样的信息。本期导览活动中观众欣赏的文物铜熏炉产自东汉,它自下而上由圆托盘、圆锥形底座、羽人形炉柄、圆豆形炉身、山峰状炉盖、铜制链子6个部分组成,结构精巧。古代人们在屋内用熏炉熏香,一方面用来熏衣、熏被、除臭、驱赶蚊虫,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通达神灵以辟邪。

报告厅外,健视读者参与黑暗体验坊活动,戴上眼罩,跟随志愿者引导,体验在黑暗中行走的感觉,触摸了解盲文书、盲文地图册、盲文积木、文物和建筑等模型,感受视障生活。

本月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描绘了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与军队并肩作战、历经艰险的历史图景。影片从“历史的缝隙”中挖掘精彩细节,全景式、多维度、大规模地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包括正面战场、外交、装备技术等多条战线上先烈们的奋斗故事。视障读者不仅能听见朝鲜半岛上的炮火声和联合国大会上的慷慨陈词,还能跟随赵凡、曹锐、罗小婵、闵海青4位口述员的声音了解战场上枪林弹雨、大会堂里暗流涌动的景象。映后互动分享环节,一位与孩子一同前来观影的读者热泪盈眶,用颤抖的声音分享她的感受:“谢谢......我太激动了,对不起。我特别感慨。我跟我小孩说我们今天和平安稳的日子是多么来之不易,是我们多少先辈的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要说谢谢。”

“我的声音 你的眼睛”项目以口述影像为着力点搭建助残志愿服务平台,日后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我们期待更多志愿者朋友加入文化助残的队伍,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残障群体,助力社会营造更加包容的无障碍环境。

我馆举办第93期“心聆感影”无障碍电影活动

第52期口述影像导览活动讲解文物铜熏炉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助残服务总队志愿者们部署活动分工事项

口述员曹锐全神贯注进行口述影像同步讲解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