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人高考 传承文教薪火

作者:黄曼华 来稿:少儿部 摄影者:黄曼华、杨文靖 发布时间:2024-08-16 阅读数: 

雅量弘高,达见明远。7月21日,今年高考录取之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探世界”系列活动以“古人高考点”为主题,带领少年儿童走进广东贡院明远楼及龙虎墙,通过研学探究和文创设计等形式,回溯中国千年科举制度的兴衰历史,了解广东近代教育变革的历程,领略古今文教风采。

隐藏在广州闹市中心的广东贡院明远楼(红楼),曾是广东古代乡试的考场,也是中国四大贡院之一。原南方都市报广州新闻部首席记者、儿童博物教育推广人许黎娜从广东贡院的选址布局、职能功用、名人轶事等方面,与少儿读者一同穿越时空,探寻古人的“高考”盛况。事实上,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附近一带历来都是岭南文化教育重地。少儿读者在了解广东贡院明远楼的同时,也分别尝试以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将不同时间节点和地点进行串联:从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立国立广东大学至今,百年的沉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学术底蕴。以明远楼为圆心,少儿读者还跟随老师探访科举放榜之处“龙虎墙”,感受古代学子对“龙门之跃”的向往和期待。明远楼不仅见证了科举时代,更见证了科举制度的终结和新式人才选拔的文脉赓续。从清代到近代,从红楼到钟楼,改变的不仅是建筑,更是广东近代教育的面貌。广东贡院旧址上的明远楼、龙虎墙与广州鲁迅纪念馆、省立中山图书馆古今同框、相映生辉,共同见证了风起云涌的广东文教历史,引导少年儿童以古鉴今,立志成为新时代下的好少年。

少儿读者在研学中追溯历史,在创作中寄望未来。延伸活动中,大家各出创意,从古人的“高考”联想到自己的考试经历,DIY独一无二的文创布袋。其中“鱼跃龙门”“金榜题名”“天子门生”等祝福语表达了小读者对美好前程的期盼,“加油,读书人”“坚持不懈”等正能量寄语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日后有所成就。虽然千年科举制度早已落幕,但莘莘学子通过学习来获取知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从未停歇,新学堂新教育将继续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接棒文教新使命。

贡院历史变迭,文脉传承不息。本期“探世界”系列活动从古人高考点切入,由古及今引导少儿读者了解教育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过去、奋斗当下、展望未来。

“探世界”活动带领少儿读者走进广东贡院明远楼

小读者仔细聆听老师讲解广东贡院的历史趣闻

少儿读者认真了解红楼到钟楼的发展历程

少儿读者在龙虎墙前感受古代学子对金榜题名的盼望

DIY考试布袋激励小读者努力向上

参加“探世界”系列活动“古人高考点”主题活动的小读者展示DIY布袋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