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骄阳似火,“我的声音 你的眼睛”口述影像服务项目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本月,口述影像沙龙、口述影像导览、无障碍电影现场讲解和黑暗体验坊四项活动先后推出,为特殊群体打开了一扇通往文明历史和影视艺术世界的窗户,为残障读者与健全读者搭建理解与交流的桥梁,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
8月4日上午,我馆在融·爱空间举办了口述影像沙龙,针对电影及口述影像脚本进行讨论,展开头脑风暴。口述员和口述影像顾问、馆员雕琢用词、揣摩剧情、变换语气,以求在现场讲解时给视障读者们提供酣畅淋漓的体验。
8月11日口述影像导览活动中,率先登场的是来自南汉二陵博物馆的文物——陶船。该文物是1954年在广州沙河顶东汉墓出土的东汉陶船,是目前世界上最早发现的舵船模型,见证着我国在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的重大创新和成就。视障读者通过触摸志愿者精心制作的陶船模型,聆听志愿者细致生动的讲解,综合运用触觉、听觉和想象力,充分感知陶船的形状、花纹、结构以及跨越千年的文化生命力。
随后是无障碍电影现场讲解。影片《第二十条》围绕三个案件,突出了情理与法理之间的矛盾,探讨了在绝境下人性的多样和复杂。观众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口述员们将电影内容娓娓道来,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享受着电影带来的乐趣。有视障读者被电影中的聋哑角色感动,潸然泪下;有读者表示,这部电影中的“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我们的国家会变得更好。
“假如给我一天黑暗,这一天将如何度过?”黑暗体验坊给健全读者发放了一张“黑暗体验卡”。健全读者们带上眼罩,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触摸盲文书籍、文物仿制模型,参观展厅正在展出的展览。平时习以为常的上下楼梯、阅读等等都成了无能为力的难事。参与体验的读者说:“一开始还是很害怕的,但我觉得这种形式很好,帮助我们了解视障朋友的世界,很有意义。”
通过“我的声音 你的眼睛”口述影像项目,我馆搭建了一个以口述影像为主要着力点的助残志愿服务平台,在口述影像的基础上不断延伸半径,扩大服务内容和范围,丰富残障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确保公共文化服务能够覆盖更广泛的残障人群。

第51期口述影像导览活动讲解东汉陶船

黑暗体验坊中健视读者触摸模型

视障读者(左)在志愿者(右)的引导下触摸陶船模型

我馆举办第92期“心聆感影”无障碍电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