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健共融智慧生活齐参与
——我馆开展第66届国际聋人节系列活动

作者:何慧敏 赖晓英 来稿:报刊部 摄影者:陆鑫楠 发布时间:2023-10-11 阅读数: 

为弘扬自强精神,推进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我馆联合广东省聋人协会、华为智能生活馆·广州新大新于9月24日上午在融·爱空间举办第66届国际聋人节系列活动。中国聋人协会主席范宜涛出席活动并致辞,向全国听障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活动吸引超60名读者参加,勾画了一幅残健共融、信息共享、共赴现代化的美丽图画。

 

文化助残 建设现代文明

近年来,我馆持续推进听障阅读推广和文化服务,举办了全国听障朗诵大赛、全国听力残疾人读书征文大赛、广东省国家通用手语技能大赛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型赛事,“心聆感影”无障碍电影、无障“爱”读书会、手语微课堂、中图手语角、爱耳日主题活动、聋人摄影展、融爱文化沙龙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对于听障读者来说,这些活动不仅能帮助他们平等地享受文化盛宴,也鼓励着他们融入社会、拥抱阳光。

 

科技助残 跨越“数字”鸿沟

本次活动重点关注科技信息产品的无障碍功能,邀请听障人士体验无障碍产品,助力听障群体更平等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通过调研听障用户在社交、工作、学习、居家四个场景中的手机使用习惯,华为讲师陈施茵总结出该用户群体使用科技产品的三大核心痛点:面对面沟通困难、设备声音获取困难、环境声音获取困难。在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基于AI技术和软硬件相结合,科技产品的无障碍功能可以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加便捷的体验,打造更包容的世界。

听障读者游先生亲身体验了华为手机“AI字幕”“小艺通话”等功能,发现在通话场景可以轻松准确地将对方的语音转成文字,在视频场景可以将媒体声音直接转成文字,让他从此可以轻松观看无字幕直播了。他感叹道,现在的科技产品真真切切地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

 

智慧助残 合力凝聚大爱

活动现场提供了两种方式帮助听障人士消除沟通障碍,促进参与共享。手语老师的现场翻译,让听障读者能通过他们熟悉的方式,轻松自如地参与活动;华为AI字幕全程实时语音转文字,利用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将现场人声实时转化成文字传到大屏幕,帮助听障读者沉浸式融入活动。

活动当天,我馆还同步开展了中图手语角第31期活动,这也是“手语之美——国家通用手语培训班”的第6次课程。彭飞扬、张辉两位老师用生动的案例详细讲解了手语与聋人文化、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的区别。40多位学员在学习中走近聋人、理解聋人,对后续手语学习也有了更多的动力和期待。大家一起学习手语歌《国家》,表达浓烈的家国情怀。

第66届国际聋人节系列活动围绕听障群体对信息无障碍的个性化需求,联合社会力量,开展智慧助残服务的新探索,切实提升了广大残障读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馆开展“提升能力全面发展 共赴中国式现代化”第66届国际聋人节公益活动

中国聋人协会主席范宜涛(左)出席活动并致辞

华为讲师陈施茵讲解手机无障碍功能的使用技巧

中图手语角第31期活动:手语和聋人文化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