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底蕴厚重。2023年7至8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爱心义工实验田”项目分别围绕“广州地理”和“岭南佳果”开展两场粤语阅读会,引导少年儿童在有趣的地名故事中探寻深厚的广府文化,并化身小小“为食猫”,通过了解广州各区特产佳果,领略岭南果食的丰饶鲜美,感受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习俗文化。
地名既能反映地理位置,又折射出城市特色。7月30日的粤语阅读会以“广州地理知多少”为主题,带领少儿读者遍访羊城街巷,探寻沉淀于地名中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故事。爱心义工木棉老师从“广州”的由来导入,以广州的旧中轴线为线索,一一介绍老广州的古迹地标和历史街区。曾为八旗兵驻扎地的八旗二马路、原为内城西门的西门口、被称为广州“文化第一街”的文德路等地名延续着城市发展的脉络,承载着广州城浓厚的历史积淀,更新了少儿读者对广州城的认知。以镇海楼、中山纪念堂、人民公园等历史地标景观串联起老广州中轴线,以广州塔、海心沙、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等新地标连接起新广州中轴线,孩子们结合地名、街区特色等方面纵观广州千年变迁和文化发展,感受广州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美。
广州既是一座兼容并包的文化之城,还是瓜果丰沃的水果之乡。8月6日的粤语阅读会为少儿读者介绍岭南地区各式佳果及其衍生趣味故事。广州人“为食”,讲究“不时不食,不鲜不食”。增城荔枝、黄埔萝岗橙、南沙番木瓜……广州各区的水果图鉴令孩子们应接不暇。“为食猫”们跟随爱心义工丽鸣老师一同穿梭广州古城老街,寻找“瓜果飘香”的广府文化特色:耳熟能详的广府童谣“排排坐、吃果果”反映了广府人对水果的喜爱;“箩底橙”“神台桔”“菠萝鸡”等广府俗语生动贴切,充满广府烟火气。少儿读者现场唱粤语儿歌,学粤语俚语,阅读广府故事,了解本土文化,做地道“广州仔女”。
老城优雅,活力依然。历史街区与饮食文化的相互点缀,交织成广州古城的肌理,引导少年儿童去探寻和传承。粤语阅读会立足粤语方言推广,通过融合广府人文、地理、饮食等文化符号,鼓励新一代保护和发展粤文化,增强本土文化归属感,延续城市文脉。

粤语阅读会带领少儿读者认识老广州中轴线

少儿读者通过广州古城地图辨认地名

小读者积极用粤语说出不同水果的名称

少儿读者现场学唱粤语童谣

参加粤语阅读会的小读者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