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深读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国粹经典 翰墨流香”《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教育推广活动之“又见宋潮”系列活动于6月22日举办端午节专场,以“定向+趣阅读”的方式带领大家品读苏轼文学与书法作品,了解东坡美食,走近苏轼的朋友圈。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他强调有感才写诗,其词开豪放一派。活动中读者需抽取月相卡,匹配苏轼的诗词与月相卡的释义品读苏轼文学作品、寻迹苏轼人生,并在朗读古诗词中感悟苏轼广博而丰富的精神世界。除诗词外,苏轼在书法上的造诣也很深。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居于“宋四家”之首,引领宋代的“尚意”书风。活动现场哪些书法作品是苏轼的呢?他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又是怎样的?读者通过比对排序,寻找“尚意书风”线索,解出正确的数字或文字信息获得通关密码,领略“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苏体”风格。
“自笑平生为口忙。”苏轼爱美食,擅长做美食,是名副其实的“北宋美食博主”,不仅写了很多有关美食的诗词,还自创了流传至今的名菜。读者通过阅读“东坡美食”的原始做法,使用“料理卡牌”亲手“烹饪”东坡肉、东坡鱼、炙羊脊骨、菜羹、烤生蚝等经典美食,感受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人生态度,品味“人间有味”。关于端午佳节,苏轼也写过不少相关诗词,如《浣溪沙·端午》《南歌子·杭州端午》《六幺令·天中节》《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等。活动为读者准备了应节手作——粽子香包,在浓浓节日气氛中品味苏轼端午词作。
苏轼生活在一个文坛巨匠辈出的时代,多年在朝、外任、游历及遭受贬谪的经历,使他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他交友无数,其中不乏当世名宿,如同朝为官的前辈欧阳修、蔡襄、王安石、司马光等;以及他的门生、友人黄庭坚、王诜、李公麟、米芾等。苏轼与他们的交集不乏轶事传奇,这些人物在中国文化史上亦是熠熠生辉。在微课堂环节,馆员以“西园雅集”作为切入点带领读者走近苏轼的朋友圈,从苏轼交友中一窥北宋文人风貌,从《西园雅集图》和《西园雅集图记》中寻找苏轼的交友印迹。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昌盛、艺术最繁荣、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以典籍传承的方式保存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又见宋潮”系列活动以有趣的游戏形式,激发读者阅读传统文化典籍的积极性,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读者阅读苏轼书法相关知识获得“尚意书风”线索

读者阅读苏轼诗词作品

读者使用“料理卡牌”还原“东坡美食”的原始烹饪做法

馆员在“西园雅集”微课堂讲解苏轼的交友之道

读者手作端午粽子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