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德语角举办了一期集知识、体验、互动于一身的“德国古典艺术作品分享会”。活动邀请了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教师张玉以及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教师邓光远担任主讲嘉宾,分别从德国古典音乐、古典文学、德语知识等方面解读了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及其发展历程。五位才华横溢的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子现场演绎多首经典乐曲,把声乐、器乐表演融入分享会中,用旋律传达音乐与文学融合的魅力,为读者带来了一场沉浸式艺术盛宴。
音中含诗,曲中有画。活动以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纺车旁的格丽卿》(Gretchen am Spinnrade)拉开序幕。该曲以歌德名著《浮士德》为蓝本,由张玉老师与黄丽丽同学共同演绎。清脆的钢琴伴奏声模仿纺车的摇转,生动地描绘着纺车运行的节奏。深情的歌曲旋律勾画出心事重重的格丽卿坐在纺车旁,思念心上人的动人情景,令读者们沉醉其中。紧接着,二人又演绎了舒曼的代表作《献词》(Widmung)、勃拉姆斯的《我的睡意越来越飘渺》(Immer leiser wird mein Schummer)等古典艺术歌曲,透过美妙的乐声演绎文学作品中的动人场面。除了艺术歌曲,现场还呈现了大家熟悉的贝多芬、舒伯特奏鸣曲等经典曲目。现场读者沉浸在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合奏的美妙乐声中,为之陶醉。
文学是凝固的音乐。艺术歌曲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歌词大多取材于歌德、席勒、海涅等著名诗人创作的文学作品。邓光远老师从语言文学角度分享赏析古典艺术歌曲的方法,并现场用德语为读者朗读歌词,解析作曲家如何用音符声调配合德语抑扬顿挫的发音,巧妙地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谱写出优美的艺术歌曲。
在互动环节,多位读者踊跃地与主讲嘉宾交流。两位嘉宾分别从音乐和语言的角度为读者答疑解惑。“以前觉得古典音乐作品深奥难懂,通过这次活动,在老师们讲解和指导下重新赏析这些音乐作品,真正领略了其中的美意。”“这次古典作品分享会活动使我深深领略到了音乐与文学碰撞出的无限魅力,让我对古典音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音乐欣赏与文学品读相得益彰。”活动获读者喜爱和好评。
本期活动通过歌词朗读、专家解说、声乐演唱、乐器演奏等方式,让音乐赋予文学声音的形态,运用音乐形式将文学作品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了读者的语言素养、文学素养以及艺术修养。

张玉老师分享艺术歌曲相关音乐知识

邓光远老师分享德国艺术歌曲中的文学知识

勃拉姆斯作品《我的睡意越来越飘渺》声乐表演

贝多芬作品《春天奏鸣曲》小提琴演奏

舒伯特作品《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 D.821 No.1》大提琴与钢琴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