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两千年,寻访南越遗风。9月18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探世界”系列活动以“神奇动物在南越”为主题,带领少儿读者走进博物馆与图书馆,探索南越文物中的神奇动物及其蕴含的文化精神,并通过戏剧演绎为文物里的动物赋活,展现鲜活的历史故事,共同感受灿烂多彩的南越文化。
南越国的历史,也是岭南文化融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历史。跟随儿童博物教育推广人许黎娜老师的导赏,我馆少儿读者们以文物中的动物为线索,寻迹南越第二代王赵眜的古墓遗址,解密动物图腾符号,溯源南越国的政治、文化、民俗等。在南越王博物院众多藏品中,龙、虎、熊、龟、蛇、蛙、羊等动物以其多样造型和深刻寓意独树一帜。“文帝行玺”龙钮金印、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错金铭文铜虎节、龙虎并体玉带钩、透雕龙凤涡纹壁等文物以龙、虎、凤为主角,彰显王权威严、驱邪兆吉、龙凤呈祥之意;而熊节约、“右夫人玺”龟钮等文物图腾源于远古熊文化和龟文化,体现尊崇勇武、追求祥瑞长寿等文化内涵。
千年流转,南越的神奇动物静述着古越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汉越的文化融合和发展。以蛇、龙、蛙为主题的人操蛇屏风铜座、蟠龙鎏金铜屏风托座等出土藏品,让我们隐约可见南越先民的生活场景;尖角羊头纹金片、船纹铜提筒等藏品,留存着汉代岭南与周边地区交融互鉴的历史依据。孩子们以动物为载体解读文物,深入了解农耕文明时代岭南地区的历史信息,与南越国多元的历史文化邂逅,领略古海上丝绸之路先行者的风采。
考古研学使文物故事有迹可循,南越动物戏剧展现则让文物“活”起来。少儿读者在完成南越王墓考古之行后,回到省图少儿部进行戏剧创作。霸气的南越王赵眜、勇敢的古越人、威武的龙和虎、趣萌的大熊、凶猛的蛇等形象在孩子们的演绎下活灵活现。孩子们通过戏剧展现的方式,将馆藏文物、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加深了对南越古文物的认知,更以妙趣横生的方式传递文物的历史谱系和精神价值,促进岭南文化的传播。
文物考古,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本期“探世界”活动立足本土历史人文资源,以“文旅研学+戏剧创作”的新颖形式引领少年儿童探寻、保护、传承璀璨的中华文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永葆生机。

“探世界”活动带领少儿读者探寻南越文物中的神奇动物

许黎娜老师为大家讲解南越王墓室的铺首衔环

小读者边聆听导赏边记录文物中的动物信息

小读者通过阅读南越主题书籍寻找戏剧创作灵感

错金铭文铜虎节在小读者的演绎下“活”了起来

南越动物戏剧演出获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