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宋潮”之走近晏殊、范仲淹

作者:马杰、游锦媛 来稿:图书借阅部 摄影者:黄舒敏、游锦媛 发布时间:2022-09-19 阅读数: 

为加深读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国粹经典 翰墨流香”《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教育推广活动以“定向+趣阅读”的方式,分别于5月29日、6月19日带领读者品读经典,走近晏殊、范仲淹。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曾任知应天府,大兴教育。“庠序始兴”环节,从晏殊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着手,科普宋朝的书院发展历史。读者们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梳理出应天府发展的时间线,拼凑还原《白鹿洞书院揭示》拼图。通过趣味阅读,闯过重重关卡,获取开启盲盒的密码,读者们最终集齐关于宋代书院的信息碎片,了解书院发展全貌。活动既有层层深入的逻辑推理,还有抽取盲盒的惊喜,这种解谜类型的阅读体验游戏,一如既往深受读者喜爱。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词中境界”环节,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呈现出晏殊《蝶恋花》的韵味,让读者在反复咂读中品味词中内涵,将菊花、明月、燕子、烟雾、西风等意象与意境相匹配。读者的思绪也随着词句在院子、房间内外、天涯路等空间畅游。

“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太平宰相”环节,用微课堂的方式梳理晏殊的生平,用“临川神童,初露锋芒”“太平宰相,三次贬谪”“知人善任,举荐贤才”“珠玉雅词,情中有思”四个部分串联晏殊的人生履历。活动创新采用现代职场简历模板,让读者们边听边补充完整这位宰相词人的履历。此外,馆员还声情并茂地诵读了中英双语版的晏殊名篇《浣溪沙》,让读者既领略到宋词的意蕴悠长之美,也感受到多国语言的声韵和谐之美。

范仲淹,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文学成就突出,有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传诵至今。为了唤回大家脑海深处的记忆,“先忧后乐”环节设置“背记亭”,让读者抽取盲盒背诵指定段落,获得游戏入场券;在5分钟内完整背诵全文的,则可以“免门票”直接通关。不少读者直呼“年纪大了背书压力很大”“记不住呀”,而小读者则轻车熟路地快速背诵全文,完成“看漫画猜原文”的知识闯关。经此一“战”,读者朋友们对《岳阳楼记》的记忆分外清晰。

北宋庆历年间官制冗余,积贫积弱,边患重重。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向仁宗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仁宗采纳范仲淹等人的建议,施行新政。活动中,读者通过投竹筹的体验方式熟悉范仲淹在“庆历新政”中提出的的十项改革措施内容。在“空谷绝音”环节中,读者又通过配图趣味游的方式品读范仲淹的五首传世词作。微课堂里,馆员以大事记的叙述方式向大家展现“范文正公”范仲淹的一生,其“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形象深入人心。岳阳楼的手作模型“巴陵城楼”,更是让读者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情怀及志士情操回味无穷。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昌盛、艺术最繁荣、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以典籍传承的方式保存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又见宋潮”系列活动以多样有趣的游戏形式,激发读者阅读传统文化典籍的积极性,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馆员为读者讲解“庠序始兴”解谜游戏规则

小读者认真临摹晏殊词作

读者将“庆历新政”改革措施的竹筹投进对应的布袋中

读者通过配图趣味游品读范仲淹的五首词作

馆员以微课堂的形式讲解“范文正公”范仲淹的生平

分享到
服务咨询
官方微信
移动APP
官方微博
数字图说
访问数据